第一節國有企業改制與企業國有產權轉讓
1.1 國有企業改制的主要類型與方法
國有企業改制的類型
國有企業實施產權主體多元化改革,要堅持因企制宜、一企一策。主要類型包括:
·吸收增量型
將原企業國有凈資產作價出資,通過吸收外資、民間資本和其他法人投資人股的方式增加企業資本總量,降低企業國有資本所占比例。將國有資產在產權交易市場通過拍賣、招標或協議轉讓等方式公開轉讓,吸收各種非國有股東投資入股,全部或部分退出國有資本,降低國有股的比重。對實行存量資產置換的部分大型企業,可從其稅后未分配利潤或資產轉讓收益中提取一部分,納入省政府國有企業改革專項資金用于支付其他國有企業的改革成本,不再轉增國有資本,實行直接減持。
·擴股棄權型
在保障國有資本權益的前提下,公司制企業中的國有股東全部或部分放棄增資擴股權,增加非國有股東持股比例,降低國有股比重。
國有企業改制的方法國有企業改制反映在企業產權制度的改造,實踐中主要有企業的公司化改造、企業股份合作制改造、企業兼并、企業分立、企業出售、企業債權轉股權等方法。
·國有企業公司化改制
國有企業公司化改制,是指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對國有企業采取由法人、其他組織或者自然人投資入股,將企業改造成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行為。是將國有企業的資產量化為股份并改變原有企業內部治理結構的過程,其實質是對企業產權制度的改革。目前,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造有以下兩種方式:
(1)國有企業整體改造為公司
國有企業整體改造為公司,是指國有企業依據《公司法》的規定,整體改造為國有獨資有限公司,或者通過增資擴股或者轉讓部分產權,吸納其他投資者對企業參股,將企業整體改造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整體改造為國有獨資有限公司后,為實現產權多元化,還可對國有獨資有限公司進一步改制,改制模式包括變為國有控股、民營企業控股、外資企業控股、企業管
理層與職工組成的持股會控股的企業,等等。各種不同的改制模式,不僅將直接影響
企業未來的發展命運,也將決定我們國企改革的走向。
(2)國有企業部分改造為公司
國有企業部分改造為公司,是指企業以其部分資產和相應債務與他人組建新公司,保留原企業情況。
·國有企業股份合作制改造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國有企業改制 企業國有產權轉讓 國企分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