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總結首批雙創示范基地建設經驗,完善制度設計,豐富示范基地內涵,逐步擴大示范基地范圍,組織后續示范基地建設。
雙創示范基地所在地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完善組織體系,把雙創示范基地建設作為重要抓手和載體,認真抓好落實;要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保證政策真正落地生根,進一步釋放全社會創新活力。各相關部門要加強指導,建立地方政府、部門政策協調聯動機制,為高校、科研院所、各類企業等提供政策支持、科技支撐、人才引進、公共服務等保障條件,形成強大政策合力;要細化評估考核機制,建立良性競爭機制,實現對示范基地的動態調整,推動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
附件:首批雙創示范基地名單(28個)
國務院辦公廳
2016年5月8日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
首批雙創示范基地名單(28個)
一、區域示范基地(17個)
北京市海淀區、天津市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上海市楊浦區、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浙江杭州未來科技城、安徽省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福建福州新區、河南省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湖北省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湖南湘江新區、廣東省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學城園區、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重慶兩江新區、四川省成都市郫縣、貴州貴安新區、陜西西咸新區。
二、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4個)
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
三、企業示范基地(7個)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海爾集團公司、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共享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團。
相關政策解讀: 發改委解讀:改革先行 加快釋放“雙創”活力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大眾創業 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