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示范基地實行更具競爭力的人才吸引制度。加快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保關系轉移接續辦法,建立健全科研人員雙向流動機制,落實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有關政策,促進科研人員在事業單位和企業間合理流動。開展外國人才永久居留及出入境便利服務試點,建設海外人才離岸創業基地。
(六)加強協同創新和開放共享。
加大示范基地內的科研基礎設施、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力度。鼓勵大型互聯網企業、行業領軍企業通過網絡平臺向各類創業創新主體開放技術、開發、營銷、推廣等資源,加強創業創新資源共享與合作,構建開放式創業創新體系。
四、建設任務
以促進創新型初創企業發展為抓手,以構建雙創支撐平臺為載體,明確示范基地建設目標和建設重點,積極探索改革,推進政策落地,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雙創模式和典型經驗。
(一)區域示范基地。
建設目標:
結合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域、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以創業創新資源集聚區域為重點和抓手,集聚資本、人才、技術、政策等優勢資源,探索形成區域性的創業創新扶持制度體系和經驗。
建設重點:
1.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在完善市場環境、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等方面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降低創業創新成本。加強創業創新信息資源整合,面向創業者和小微企業需求,建立創業政策集中發布平臺,完善專業化、網絡化服務體系,增強創業創新信息透明度。
2.完善雙創政策措施。加強政府部門的協調聯動,多管齊下抓好已出臺政策落實,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結合區域發展特點,面向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在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人才流動、加強協同創新和開放共享等方面,探索突破一批制約創業創新的制度瓶頸。
3.擴大創業投資來源。落實鼓勵創業投資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營造創業投資、天使投資發展的良好環境。規范設立和發展政府引導基金,支持創業投資、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豐富雙創投資和資本平臺,進一步拓寬投融資渠道。
4.構建創業創新生態。加強創業培訓、技術服務、信息和中介服務、知識產權交易、國際合作等支撐平臺建設,深入實施“互聯網+”行動,加快發展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平臺,促進各類孵化器等創業培育孵化機構轉型升級,打通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通道。
5.加強雙創文化建設。加大雙創宣傳力度,培育創業創新精神,強化創業創新素質教育,樹立創業創新榜樣,通過公益講壇、創業論壇、創業培訓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努力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
(二)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
建設目標:
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為載體,深化教育、科技體制改革,完善知識產權和技術創新激勵制度,充分挖掘人力和技術資源,把人才優勢和科技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探索形成中國特色高校和科研院所雙創制度體系和經驗。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大眾創業 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