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個基本判斷
基于這樣大的背景,對于國資國企改革,個人有五個判斷。
第一,國資國企是引領經濟新常態的戰略活棋,也是上海走出困境的一個活棋。在現在的背景下,當前中國經濟,包括上海經濟要走出,不是沒有牌可打,而是牌很多,現在最核心的是,中國現在有兩座金山在這里,一個是龐大的儲蓄,另外一座金山就是優質國企,國資總量可以成為今后長期資本的來源。
第二,國資國企改革,其實是至關重要的供給側改革。國資國企就是落在資本這一項里面,過去兩年,供給側結構部署里面,清理地方融資平臺是針對國有企業的,同時其他的系列部署都是針對國有企業負債率偏高的情況。過去幾年里,整個民營資本負債是在不斷下降的,但國有的一直延續著上升的態勢。大家說“灰犀牛”不僅有債務問題,有房產問題,債務問題,國企首當其沖,不改革的國有企業,本身就是“灰犀牛”,現在國家提出來國企降杠桿,就是去杠桿的重中之重,通過混改引入社會資本,直接可以降低國企的負債率,同時改善公司的治理。
第三,從國有企業、國有資產到國有資本的轉變是根本路徑。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理論創新,最終國有經濟存在形態,是非常凝固的國有資產,還是非常靈活的國有資本?把整個經濟體看作擬人化的話,國有企業國有資產以固化存在的時候,會影響整個經濟體的暢通,就“三高”了,但當它轉化為國有資本,它的流動性就很強,很可能成為經濟體的活力之源。
第四,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最核心的是,其實是要把握一條,競爭性的國有企業在今后的國資混改力度上是完全可以加大的。在這當中,最關鍵的是要破解一些難關,真正做混改,不是說只有拿差的企業來做,好的企業更應該混改,好的企業混改以后所帶來的價值,通過市場化的機制釋放出來的價值更大。我個人對于聯通的改革,在十九大之前進行的這一次改革,而且是集團總體性的改革,我認為這個改革是非常期待的。它很好的標志著開啟股權投資的大的時代。
第五,資本市場會成為國資國企改革的主戰場。因為最終國資國企改革,要實現資本化的戰略,肯定是以證券化、基金化的運作,才能真正做到資本化的路徑。
四、改革進行時
最后我想跟大家講一下,我認為國資國企改革,十九大以后路徑是非常清晰的,就是要強調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然后要建立授權經營體系,要以混合所有制為突破,培育世界一流企業。大企業,對于上海,對于其他城市,對于經濟體的帶動作用是非常之大的。
另外做國資國企,思想必須解放,如果不解放,是很難去推動的。
(文章摘自2018年2月12日《國資智庫》)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國資國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