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權機制。相對于薪酬,控制權對職業經理人的激勵作用更具意義和吸引力。企業職業經理人的控制權,按照公司治理結構設計和契約進行設計,是對職業經理人履行職務,行使職權的激勵,同時也必須給予約束。
聲譽機制。在職業經理人市場上,經理人的聲譽既是經理人長期成功經營企業的結果,又是經理人擁有的創新、開拓、經營管理能力的一種重要的證明。聲譽的核心是信任,信任是人們交往的前提。職業經理人只有通過建立良好的聲譽,創造出企業所有者對于其經營管理決策能力的信任,創造出企業員工對于領導能力的信任,才能成功地擔當職業經理人的角色。聲譽成為職業經理人人力資本的核心內容。
市場機制。市場機制就是市場競爭機制,它對職業經理人形成壓力與激勵。市場競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釋有關職業經理人能力和努力程度的信息,競爭的優勝劣汰機制對職業經理人的控制權形成一種威脅,低能力或低努力程度的職業經理人隨時都可能被淘汰;而戰勝對手,尋求自我實現又是職業經理人激勵力量的來源。企業外部的資本市場、經理人市場和產品市場,對職業經理人形成了激勵與約束。
資本市場競爭實質上就是對企業控制權的爭奪。資本市場以所反映的企業的市場價值為基礎形成接管機制。一般認為,沒有實現利潤最大化的企業,其股票價值會下降,這將引起外部企業收購者購買企業,對企業進行重組,改善其管理,把企業引向利潤最大化。這種接管對低努力程度和低能力的職業經理人構成威脅,迫使其增加努力程度,約束自己的機會主義行為。因為公司被接管后,附在職業經理人控制權上的職務租金,如聲譽、職務消費等將隨之消失,害怕失去租金會使職業經理人增加其努力程度。
經理人市場的基本功能在于通過對職業經理人培養開發、考核評估、進入退出等多種機制,將企業內的重要職位交給有能力和積極性高的職業經理人,確保職業經理人開展各項工作的規范化和職業化,為職業經理人提供更好的職業培訓和人力資本提升的平臺。經理人市場通過進入退出機制嚴格把關,規范職業化的組織,通過競爭選聘機制廣泛篩選、鑒別職業經理人的能力和綜合素質,并有當發現選錯候選人后能及時改正并重新選擇的機制;能夠對職業經理人進行專業化的業績和能力考評,提供職業化的非貨幣報酬等;促使職業經理人保持“生存”危機感,提高人力資本開發的積極性并自覺地約束機會主義行為。產品市場機制。產品市場競爭是企業的利潤之源。產品市場的利潤是一個反映企業經營狀況的基本指標,根據利潤指標可以對職業經理人的能力、努力程度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利潤指標是職業經理人年薪制的主要考核指標,但能夠影響利潤的因素很多,有時甚至能夠人為操縱。對職業經理人的評價也不一定準確。
因此,通過市場機制引入“標尺競爭”,這是一種在類似條件下的職業經理人之間的比賽,通過對類似條件下不同職業經理人業績的比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被測評者的努力程度和能力。在實踐中,每個對職業經理人努力程度和能力的評價可以將企業的利潤與該行業的平均利潤進行比較。這樣職業經理人的報酬既取決于自己的努力和業績,也取決于其他企業職業經理人的努力和業績,他所選擇的努力程度是參與標尺競爭的職業經理人博弈的均衡結果。在標尺競爭中的勝利能夠給職業經理人帶來良好的職業聲譽,聲譽機制的激勵作用轉化為標尺競爭的激勵作用,這種良性或惡性循環的結果甚至會直接影響職業經理人的職業生涯。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職業經理人制度 國有企業 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