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投融并購實務
2017-05-16
因此,多采用利稅前盈利(Earn Before Interest & tax)。若企業達到約定的盈利水平,則賣方可分享其中的一定比例。需要說明的是,這部分支付在稅務上是比較復雜的問題。買方若將其作為購買價格的一部分,要經過稅務當局批準,否則只能以稅后利潤支付。
我國存在一種類似利潤分享結構的企業并購方式叫「效益補償式」兼并,其做法是,買方以某一基礎價格收購地方國有企業,在承擔被收購方債權債務的同時,對地方政府給予被收購企業的投入,按雙方約定數額,用被收購企業未來實現的利潤逐年償還,償完為止。這種方式實質上也不屬于「分期付款」的購買結構,而屬于有附加條件的購買結構,即將政府的支持包含在購買條件之中。
6、資本性融資租賃結構(Financial Capital Leasing Structure)
所謂資本性融資租賃結構是由銀行或其他投資人出資購買目標企業的資產,然后出資人作為租賃方把資產出讓給真正的投資者,投資人作為承租方負責經營,并以租賃費形式償還租金。就法律意義而言,在租金及殘值全部償還之前,租賃方是資產的所有者;租賃費償清后,承租方才能成為資產所有者。但事實上,承租方從一開始就是資產的實際擁有者,并擬成為最終所有者,甚至租賃方也清楚地知道這一點。
之所以采用租賃結構,一方面可能其不具備一筆支付全部資產價格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即希望從這種結構安排中得到稅務方面的好處,因為租賃費于稅前支付可計入成本,這相當于稅前歸還貸款本金,投資人無疑可從中獲得很大利益。當然,在國外此種安排一般也須經稅務當局批準,此外,這種結構安排亦可用于政府對某些產業發展的鼓勵政策中。
在我國,資本性融資租賃有一種變種形式,即抵押式兼并。其做法是先將企業的資產作價抵押給最大債權人,企業法人資格消失,債務掛賬停息;然后由債權人與企業主管部門協商利用原企業的全部資產組建新的企業,調整產品結構,開拓新的市場,利用企業收入償還債務并贖回所有權,這種方式與瀕于破產企業在和解整頓期間取得成功相似,所不同的是企業進入和解(重整)期產權不作任何變化。
7、承擔債務模式
我國企業兼并中出現的一種購買結構。其做法是在目標企業資產與債務等價情況下,買方以承擔目標企業債務為條件接受該企業資產,賣方全部資產轉入買方,法人主體消失。這種購買結構就其本質而言是零價購買企業,其設計的初衷是保障債權人利益,從現實看,這種結構對買方而言可能存在巨大利益差別。
若目標企業設立時資本充足,因經營不善造成資不抵債,那么買方以承擔債務方式購買所支付的價格可能遠遠高于企業的真實價值,即使目標企業有某種特殊資源為買方所需,那么它也要考慮是支付很高的代價,還是尋找替代資源。另一種情況下,企業原有資本不足,幾乎單純靠銀行貸款發展起來的(此種情況在我國很普遍),在此情況下,企業早處于負債經營狀況,當其現金流量不足以支付利息時,企業將陷入破產境地。若按自有成本或市價法評估,企業資產價值可能遠遠大于其債務額,此時以承擔債務方式收購,買方獲利很大,這正是此購買結構不科學之處。
8、債權轉股權模式
債權轉股權式企業并購,指最大債權人在企業無力歸還債務時,將債權轉為投資,從而取得企業的控制權。此種方式的長處在于,既解開了債務鏈又充實了企業自有資本,增加了管理力量,可能使企業從此走出困境。事實上,由于企業之間債務連鎖(三角債)的日益加重,債權轉股權已成為現階段我國最常見的一種并購方式。特別是下游企業或組裝企業無力支付上游企業或供貨企業大量貨款時,以債權轉股權方式收購控制下游企業便成為縱向兼并最便捷的途徑,但此方式可能有害于債權人,當企業嚴重資不抵債時,以 1:1 的比例將債權轉股權,就會損失很大的一塊利益。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