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法律法規政策
2017-11-21
一是探索完善制造業創新體系,推動骨干民營企業參與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建立市場化的創新方向選擇機制和鼓勵創新的風險分擔、利益共享機制。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組建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攻克轉化一批產業前沿和共性關鍵技術,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行業領軍企業。引導社會資本共同建設協同創新公共服務平臺、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及大型科研儀器,推動設施和儀器向社會開放。(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
二是分年度遴選實施一批標志性項目,引導民營企業參與承擔相關任務,發揮民營骨干企業在重大工程、重點任務研發和產業化中的重要作用,在任務部署方面充分征求并吸收民營企業的意見。以民營企業為重要對象,推動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認定工作和企業技術中心建設。以民營企業為主體打造創新設計集群,培育一批專業化、開放型的工業設計企業。(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
三是進一步完善產學研合作機制,理順創新成果所有權、使用權、收入分配權,提升研發及成果轉化針對性。鼓勵民營企業和社會資本建立一批從事技術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中試基地。建立國家技術成果服務系統等科技成果發布和共享平臺,提供適合民營企業需求的項目技術源和公共技術服務。圍繞重點領域試點示范,建立案例庫、專家庫、知識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
四是推動民營企業參與知識產權聯盟建設,完善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運行機制,落實降低制造業企業知識產權申請、保護及維權成本的措施。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制定,推動制定團體標準和區域標準,引導民營企業對標貫標。(知識產權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工商總局、國家標準委、全國工商聯)
(二)提升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水平
一是建立完善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加快形成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結果的市場化采信機制,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引導民營企業和社會資本投入工業控制系統、工業軟件、工業控制芯片、傳感器、工業云與智能服務平臺和工業網絡等領域,圍繞工業云、工業大數據、工業電子商務、信息物理系統、行業系統解決方案等開展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工業和信息化部)
二是推動制造業企業與互聯網企業共同建設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開放型產業生產體系,鼓勵民營企業和社會資本參與大企業“雙創”平臺和面向中小企業的“雙創”服務平臺建設。引導民營企業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個性化定制、網絡協同制造、服務型制造等制造業新模式和基于消費需求動態感知的研發、制造和產業組織方式。(工業和信息化部)
三是鼓勵民營企業參與智能制造工程,圍繞離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等新模式開展應用,建設一批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引導產業智能升級。支持民營企業開展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工作,建設一批試驗驗證平臺,開展標準試驗驗證。加快傳統行業民營企業生產設備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準制造、敏捷制造能力。(工業和信息化部)
四是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參與研發制造高檔數控機床與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裝備等關鍵技術裝備及《中國制造2025》十大領域急需的專用生產設備及測試裝備、生產線及檢測系統等關鍵短板裝備,培育和提升民營企業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服務能力。(工業和信息化部)
五是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電信業,深入推進提速降費。開放民間資本進入基礎電信領域競爭性業務,深入推進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發展,進一步擴大寬帶接入網業務試點范圍。支持民營企業探索建設工業互聯網。(工業和信息化部)
(三)參與工業基礎能力提升
一是發布推廣“四基”發展目錄,廣泛宣傳工業強基工程實施進展和成果,建立協調推進機制,推動基礎產品企業與整機企業加強戰略合作,建立上下游合作緊密、分工明確、利益共享的組織模式。(工業和信息化部、工程院)
二是實施“一攬子”突破行動。圍繞重點領域整機發展需要,聚焦工業基礎領域亟待解決的重點難點和卡脖子問題,公開招標遴選一批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制定實施方案。支持民營企業參與軍民兩用技術聯合攻關,支持軍民技術相互有效利用,促進軍民融合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防科工局、財政部)
三是開展重點產品、工藝“一條龍”示范應用,完善首臺(套)、首批次保險政策。發揮第三方專業機構作用,以上下游需求和供給能力為依據,梳理形成若干條產業鏈,公開征集參與單位和投資機構,提供有針對性的支持服務。(工業和信息化部、保監會)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