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的市場經濟是有活力、有秩序的。沒有活力,市場經濟就失去了生機;沒有秩序,市場經濟就失去了保障。要把規范市場秩序、維護公平競爭作為市場監管的重要著力點,堅持放活和管好相結合,做到放而不亂、活而有序,為企業優勝劣汰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保障。
——維護消費者權益。保護好消費者權益,保護好人民群眾利益,是實現共享發展的本質要求。要樹立消費者至上的理念,把維護消費者權益放在市場監管的核心位置,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把強化消費維權、改善消費環境,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供給與需求兩端發力的重要舉措。
——提高監管效率。提高市場運行效率,必須提高市場監管效率。要強化成本意識,增強效能觀念,把提高監管效率作為市場監管的基本要求,改變傳統的無限監管理念,改革傳統的人盯人、普遍撒網的煩苛監管方式,推動市場監管的改革創新。
——強化全球視野。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市場監管理念、監管模式已經成為影響國家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因素。要與我國經濟發展全球化趨勢相適應,按照提高我國在全球治理中制度性話語權的要求,用國際視野審視市場監管規則的制定和市場監管執法效應,不斷提升市場監管的國際化水平。
二、主要目標
到2020年,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圍繞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監管有力的現代市場體系,完善商事制度框架,健全競爭政策體系,初步形成科學高效的市場監管體系,構建以法治為基礎、企業自律和社會共治為支撐的市場監管新格局,形成有利于創業創新、誠信守法、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形成便利化、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具體目標是:
——寬松便捷的市場準入環境基本形成。市場準入制度進一步完善,公平統一、開放透明的市場準入規則基本形成。各種行政審批大幅削減,商事登記前置、后置審批事項大幅減少,各類不必要的證照基本取消。百姓投資辦企業時間縮減,新增市場主體持續增長、活躍發展,新設企業生命周期延長,千人企業數量顯著提高。
——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基本形成。全國統一的市場監管規則基本形成,多頭監管、重復執法基本消除,全國統一大市場進一步完善。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成效顯著,侵權假冒、地方保護、行業壟斷得到有效治理,公平競爭、優勝劣汰機制基本建立,市場秩序明顯改善,商標品牌作用充分發揮,市場主體質量顯著提升。
——安全放心的市場消費環境基本形成。消費維權的法律體系進一步完善,消費維權機制進一步健全。全國統一的消費投訴舉報網絡平臺基本形成,消費維權的便利程度大幅度提高。消費者協會和其他消費者組織發展壯大,消費維權社會化水平明顯提高。商品和服務消費的質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消費滿意度持續提高。
——權威高效的市場監管體制機制基本建立。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全面完成,市場監管格局進一步完善,形成統一規范、權責明確、公正高效、法治保障的市場監管和反壟斷執法體系。信用監管、大數據監管以及多元共治等新型監管機制進一步完善。
三、主要原則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國發〔2017〕6號 關于印發十三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