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能源[2016]105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能源局、財政廳、環保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經信委(工信委、工信廳)、交通運輸廳(局、委),國家能源局各派出機構、民航各地區管理局,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
為貫徹落實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國務院關于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3]37號)、《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國辦發[2014]31號)相關部署,現就推進電能替代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推進電能替代的重要意義
電能替代是在終端能源消費環節,使用電能替代散燒煤、燃油的能源消費方式,如電采暖、地能熱泵、工業電鍋爐(窯爐)、農業電排灌、電動汽車、靠港船舶使用岸電、機場橋載設備、電蓄能調峰等。當前,我國電煤比重與電氣化水平偏低,大量的散燒煤與燃油消費是造成嚴重霧霾的主要因素之一。電能具有清潔、安全、便捷等優勢,實施電能替代對于推動能源消費革命、落實國家能源戰略、促進能源清潔化發展意義重大,是提高電煤比重、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減少大氣污染的重要舉措。穩步推進電能替代,有利于構建層次更高、范圍更廣的新型電力消費市場,擴大電力消費,提升我國電氣化水平,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同時,帶動相關設備制造行業發展,拓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貫徹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精神,促進能源消費革命,落實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提高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提高電煤占煤炭消費比重、提高可再生能源占電力消費比重、降低大氣污染物排放為目標,根據不同電能替代方式的技術經濟特點,因地制宜,分步實施,逐步擴大電能替代范圍,形成清潔、安全、智能的新型能源消費方式。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改革創新。結合電力體制改革,完善電力市場化交易機制,還原電力商品屬性。創新電能替代技術路線,加快電能替代關鍵設備研發,促進技術裝備能效水平顯著提升,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
堅持規劃引領。統籌能源資源開發利用、大氣污染防治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合理規劃電能替代,引導電能替代健康發展�?茖W制定電力發展規劃,主要通過可再生能源和現有火電滿足電能替代新增電量需求。
堅持市場運作。鼓勵社會資本投入,探索多方共贏的市場化項目運作模式。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電能替代技術、業態和運營等創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堅持有序推進。結合各地區生態環境達標要求、能源消費結構和用能需求特性等,因地制宜、穩步有序地推進經濟性好、節能減排效益佳的電能替代示范試點項目,帶動推廣實施電能替代。
(三)總體目標
完善電能替代配套政策體系,建立規范有序的運營監管機制,形成節能環保、便捷高效、技術可行、廣泛應用的新型電力消費市場。2016—2020年,實現能源終端消費環節電能替代散燒煤、燃油消費總量約1.3億噸標煤,帶動電煤占煤炭消費比重提高約1.9%,帶動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提高約1.5%,促進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約27%。
三、重點任務
電能替代方式多樣,涉及居民采暖、工業與農業生產、交通運輸、電力供應與消費等眾多領域,以分布式應用為主。應綜合考慮地區潛力空間、節能環保效益、財政支持能力、電力體制改革和電力市場交易等因素,根據替代方式的技術經濟特點,因地制宜,分類推進。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電能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