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民采暖領域
在存在采暖剛性需求的北方地區和有采暖需求的長江沿線地區,重點對燃氣(熱力)管網覆蓋范圍以外的學校、商場、辦公樓等熱負荷不連續的公共建筑,大力推廣碳晶、石墨烯發熱器件、發熱電纜、電熱膜等分散電采暖替代燃煤采暖。
在燃氣(熱力)管網無法達到的老舊城區、城鄉結合部或生態要求較高區域的居民住宅,推廣蓄熱式電鍋爐、熱泵、分散電采暖。
在農村地區,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為重點,逐步推進散煤清潔化替代工作,大力推廣以電代煤。
在新能源富集地區,利用低谷富余電力,實施蓄能供暖。
(二)生產制造領域
在生產工藝需要熱水(蒸汽)的各類行業,逐步推進蓄熱式與直熱式工業電鍋爐應用。重點在上海、江蘇、浙江、福建等地區的服裝紡織、木材加工、水產養殖與加工等行業,試點蓄熱式工業電鍋爐替代集中供熱管網覆蓋范圍以外的燃煤鍋爐。
在金屬加工、鑄造、陶瓷、巖棉、微晶玻璃等行業,在有條件地區推廣電窯爐。
在采礦、食品加工等企業生產過程中的物料運輸環節,推廣電驅動皮帶傳輸。
在浙江、福建、安徽、湖南、海南等地區,推廣電制茶、電烤煙、電烤檳榔等。
在黑龍江、吉林、山東、河南等農業大省,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推廣農業節水灌溉等工作,加快推進機井通電。
(三)交通運輸領域
支持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電動汽車普及應用。
在沿海、沿江、沿河港口碼頭,推廣靠港船舶使用岸電和電驅動貨物裝卸。
支持空港陸電等新興項目推廣,應用橋載設備,推動機場運行車輛和裝備“油改電”工程。
(四)電力供應與消費領域
在可再生能源裝機比重較大的電網,推廣應用儲能裝置,提高系統調峰調頻能力,更多消納可再生能源。在城市大型商場、辦公樓、酒店、機場航站樓等建筑推廣應用熱泵、電蓄冷空調、蓄熱電鍋爐等,促進電力負荷移峰填谷,提高社會用能效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規劃指導
統籌制定規劃。各地方政府應將電能替代納入當地能源和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根據地區用電用熱需求,結合熱電聯產、區域高效環保鍋爐房、工業余熱利用等多種能源供應方式,在城市總體規劃、能源發展規劃中充分考慮電能替代發展,保障電能替代配套電網線路走廊和站址用地規劃。
加強組織領導。省級能源主管部門、經濟運行主管部門、節能主管部門應加強本地區電能替代潛力分析,明確電能替代實施方向和路徑,制定電能替代工作方案。明確職責分工,強化部門協作,形成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的工作機制。做好分區域、分年度任務分解,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和重點項目落到實處。
(二)發揮示范項目引領作用
鼓勵試點示范。充分考慮地區差異,鼓勵進行差別化的試點探索,實施一批“經濟效益好、推廣效果佳”的試點示范項目。鼓勵創新引領,借力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整合技術資金資源優勢,探索一批業態融合、理念先進、具有市場潛力的項目。在電能替代項目集中地區,創建一批示范區(鄉、鎮、村)或示范園區。加強項目建設管理,及時跟蹤、評估,確保達到示范效果。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電能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