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企混改資訊
2018-02-14
導語:國企混改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要處理好“形改”和“實改”、“點改”和“面改”、“上改”和“下改”、“外改”和“內改”等關系,更要處理好“混改”和“企改”的關系。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不僅指明了國資國企深化改革的方向,也明確了國企混改是“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的重要方式,突出了國企混改對“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作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要學習運用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理順國企混改中的一系列重大關系,突破體制性的束縛與障礙,推動國有資本和非公資本的融合,加快邁向世界一流企業的步伐。
“形改”和“實改”的關系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企業和地方國企有序開展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特別在通訊、鐵路、銀行等“重點領域持續推進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共同發展,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總體上來說,國企混改尚未有重大實質性突破,缺乏標桿性的改革經驗和范例。業界人士認為:國企混改要區分名義性混合所有制和實質性混合所有制。經過歷次國有企業改革,我國已經有相當數量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但不少混合所有制企業資本效率并不高,為此,有些提出要實行所謂的“二次混改”。國企混改的首要目標是提高資本效率,僅僅形式上實現了產權多元化,“為混而混” “徒有形式而無有實質” ,公司治理和經營機制沒有真正轉換,資本效率沒有提高,就無法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實現了從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到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的理論飛躍。理論的價值在于指導實踐。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加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提高國有資本競爭力,實現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相互促進、共同繁榮,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途徑。實質性混合所有制改革,就要在提高資本效率、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改善整體經濟績效上下功夫,引入能提供戰略支持的非國有大股東,其股權代表進入董事會,規范治理保證非國有投資者的話語權、決策權等法定權利,發揮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提高資本運行效率,提升全球競爭力;實質性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僅要注重非國有資本比例的多與少,更加要注重經營機制轉換的深與淺;不僅要看混改企業數量的多與少,更加要看混合所有制改革質量的高與低;實質性混合所有制改革,要貫徹“宜控則控、宜參則參”的原則,從資本優化配置的實際需要出發,確保經濟安全為前提,突破國有控股的比例限制。業界人士認為:只有當非國有投資者單股或一致行動人多股占比達到33.4%或二分之一以上,非國有股才能發揮實質性制衡作用,才能通過參與戰略規劃與經營管理,激發企業的經營活力。股權多元化并不是公司善治和健康發展的充分條件,實質性混合所有制改革,應著力建設能提高資本效率的制度規范,其基本要求是:第一,保證非公股權同股同權與話語權;第二,完善公司治理和經營機制;第三,嚴格的內外監督體系;第四,充分的開放性和可交易性,保障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上改”和“下改”的關系
國企混改試點現大部分在集團公司的子孫公司層面,即所謂的“下改”。而集團層面的股權多元化改革,則是國有企業改革中最難啃的“硬骨頭”。經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抓大放小”和“優化重組”,國資管理機構直接監管的國企,基本上都是集團型大企業。公司化改制和股份制改革中,國企即使主業、核心資產上市或股權多元化,大部分仍然保留了國有獨資的集團母公司。這種不徹底、碎片化的產權改革,造成國企群體“老體制管新體制”、“半身不遂”的體制弊端,即使通過“下改”成為混合所有制的企業,依然頂著“舊體制的帽子”;未實行產權改革的頂層母公司,成了舊體制的大本營、“低效、無效資產”集聚的大倉庫,國有獨資的集團母公司非但不能真正實現市場化,反而因資本營運的碎片化,嚴重削弱國有資本的整體協同效應,“低效、無效資產”屢清不凈、清舊生新,國有資本收益和國有資產每每遭到蠶食和“隱形流失”。
《國務院關于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明確,要將股權多元化改革從子孫公司層面向上延伸到集團母公司層面,這不僅是改革文件的亮點,更是確立了“上改”與“下改”相結合的混改新范式。2017年央企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要“深入推進公司制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積極探索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改革”“力求包括集團層面在內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所突破。” 2018年將“選擇具備條件的央企推進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探索有別于國有獨資公司的治理機制和監管模式” ,吹響了國企集團母公司總體性產權改革的進軍號。集團母公司層面的“上改”,盡管處理歷史陳帳難度大、利益調整復雜系數高,卻是國企混改的關鍵所在。國企混改“上改”和“下改”聯動,可帶動公司治理轉型、商業模式創新、調整資產負債、優化組織流程、績效薪酬激勵等要素重組和系統優化,實質性再造和重建全球競爭力。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