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企混改資訊
2017-07-20
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以來,我國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直在穩妥推進。從2014年7月開始,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被納入國資委“四項改革試點”,2015年8月24日中央印發《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對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了具體部署和推進原則,2015年9月23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等等,政策體系日趨完善。截止到2016年底,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已達到67.7%,一半以上的省級地方監管企業及各級子公司中混合所有制企業數量占比也超過50%。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經有了日趨完善的政策體系,實踐推進也有了積極進展。但是,無論是在理論認知層面,還是在實踐操作層面,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誤區,也正是如此,圍繞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爭論一直就沒有停止過。黃群慧強調,為了保證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夠順利推進,一些理論和實踐問題亟待澄清,避免在今后的實踐過程中再出現類似的誤區。
混合所有制改革≠國有資產流失
《經濟參考報》: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國有資產流失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須克服的最大障礙。由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涉及到將國有股權出售給非國有方,一些反對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人因此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同于國有資產流失,甚至等同于私有化。
黃群慧:這個問題確實是當前混改過程中社會最為關注的問題。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不必然帶來國有資產流失,關鍵是程序公正、交易公平、信息公開、法律嚴明。如果操作流程和審批程序規范、國有資產定價機制健全、第三方機構作用得到很好發揮、審計紀檢及內部員工等各個方面監管到位,完全可以做到守住國有資產不流失的“紅線”和“底線”。
企業的資產價值需要動態的衡量,國有企業股權也需要在交易中體現其價值。有的人寧愿將國有股份在靜態中“化掉”,也不愿通過交易追求股權最優配置、進而實現更大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這種因噎廢食的錯誤觀念一直制約著混合所有制改革乃至整個國有企業改革的進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黨經過多年從理論到實踐的探索后明確的國有企業改革方向,尤其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及各類黨的文件反復強調,決不應再將混合所有制改革貼上“私有化”標簽了。
多個國有法人持股≠混合所有制改革
《經濟參考報》:無論是理論界還是實踐界,有很多人認為,將國有單一股權的企業改制為多個國有法人持股的企業,這也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您是否認同?
黃群慧:對這個觀點我并不認同。將國有單一股權的企業改制為多個國有法人持股的企業只是股權多元化改革而非混合所有制改革,這是混淆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權多元化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雖然與股權多元化改革一樣是一種多元股權的股份制改革,但一定是指財產權分屬于不同性質所有者的企業所有制改革,其具體形式可以是國有股份或集體股份與外資股份聯合而成的企業,也可以是國有企業或集體企業與國內民營聯合組成的企業,或者是國有股份與個人所有制聯合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業。
混合所有制改革與股權多元化改革的關鍵區別就在于,前者一定是改革為國有與非國有共同持股的企業,而后者只強調多個法人持股,但并不要求一定是不同性質的持股方的多元持股。
《經濟參考報》:有些人在談及新時期國有企業改革時認為,國有企業改革一定是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
黃群慧:我們在充分肯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意義同時,還必須認識到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不是國企改革全部,不能認為只有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才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不能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同于全部國企國資改革,也不能因為混合所有制改革推進的“獲得感”不明顯,就否認整個國有企業改革的進展。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新時期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進行的戰略部署,明確新時期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大任務,包括國有企業功能定位和國有經濟戰略性重組、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本管理體制以及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等方面內容。實際上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歸結為完善國有企業的產權微觀結構,而整個國有企業改革涉及到國有經濟結構調整、國有資產宏觀管理體制構建以及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結構完善等各個方面。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