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潤環境成立于2014年10月,注冊資本1000萬元,由水務資產全資成立。2015年6月底,在總理李克強和法國前總理瓦爾斯的共同見證下,中法合資公司重慶蘇渝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增資進來。
這是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下稱重慶聯交所)迄今為止掛出的最大的一筆股權交易項目。
還有三天,這筆公開叫賣的股權轉讓即將掛牌到期。早在4月7日,重慶市水務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下稱水務資產)以44億元的高價出售其持有重慶德潤環境有限公司(下稱德潤環境)20%的股權,掛牌期長達40多天。
作為德潤環境的控股股東,水務資產此舉意在引入投資者。5月15日,重慶聯交所項目聯系人喬先生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致電時稱,咨詢大有人在,但報名情況不能透露,要等到5月19日掛牌結束。
連日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獲悉,水務資產混改正全面進入深水區:除了旗下環保產業平臺德潤環境對外伸出橄欖枝,其二級公司、德潤環境旗下重慶最大的供排水一體化經營企業重慶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水務集團)也在推進國企改革,作為垃圾焚燒發電領先企業,德潤環境擁有的重慶三峰環境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三峰環境)則被重慶市國資委選取為員工持股試點企業之一。
“我們公司屬于商業二類,我們有上市公司,有合資股份,還有全資公司,如何搞改革,就是把資產屬性搞明白。水務行業是公共事業,是民生的,政府特許經營,因此必須建立市場化的機制和授權體系……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強它的改革,比如股權多元化。”全國人大代表、水務資產董事長李祖偉在全國兩會時表示,今年是國企改革落地年,重點將聚焦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
混改歷程
德潤環境成立于2014年10月,注冊資本1000萬元,由水務資產全資成立。2015年6月底,在總理李克強和法國前總理瓦爾斯的共同見證下,中法合資公司重慶蘇渝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蘇渝實業)增資進來。
根據約定,水務資產和蘇渝實業以各自持有的重慶水務36.6%股份和13.44%股份(以及蘇渝實業部分現金)進行增資。去年,德潤環境的注冊資本增至10億元,水務資產持股74.9%,蘇渝實業持股25.1%。蘇渝實業由蘇伊士(香港)有限公司和新創建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新創建香港投資有限公司各出資占比50%,于2007年成立。
早在2013年,曾任重慶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的李祖偉上任水務資產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后對外表示,公司將圍繞主業發展,服務實體經濟,做大市值,將來涉足環保產業。
德潤環境的成立就是從水務向大環境產業的延伸。德潤環境從事再生資源回收與資源化利用、環境污染治理、土壤修護整治、垃圾處理與焚燒發電項目投資、水資源保護及治理、環境監測、環境污染防治專用設備及儀器研發、制造、投資和財務顧問等。
從重慶聯交所首次披露的信息來看,去年德潤環境實現營業收入71億元,凈利潤為14億元。其成為中國最大的環保及相關產業投資平臺意圖明顯。
此次轉讓持有德潤環境20%的股權后,水務資產依然是德潤環境的控股股東。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看到,轉讓股權的掛牌價之高,源于德潤環境總資產經評估后,高達兩倍多的溢價。
北京天健興業資產評估有限公司的評估報告顯示,以去年9月30日為評估基準日,德潤環境的總資產為97億元,總負債為1000萬元。經評估后,總資產評估價值高達220億元,從而凈資產飆升兩倍多!按照20%的比例,此次掛牌股權價格為44億元。
那么,德潤環境到底想引入哪類投資者?掛牌公告稱,不接受聯合體受讓,在中國境內依法設立并有效續存的公司制企業法人均可。
掛牌期間,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撥通李祖偉的電話后,他表示,國企改革比較敏感,婉拒了采訪。
蘇伊士環境集團有關負責人稱,競標是商務部門在操作,目前接受采訪時機不太成熟。但記者從掛牌公告來看到,德潤環境的老股東,也包括蘇伊士環境集團在內,選擇的是放棄行使優先購買權。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股權轉讓 重慶聯交所 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