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水務資產實際控制三峰環境,中信環境已成為三峰環境的第二大股東。
“中信環境作為投資平臺,選取的都是行業內優勢企業進行投資,固廢、水務、節能等,要做到行業前三。”中信環境項目負責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電話采訪時說,母公司中信集團在央企中涉及行業門類最廣。無論在資金實力、團隊和海外市場開拓上,投資環保產業都可和集團的金融業、資源能源、工程承包、地產、制造業等發揮協同效應。
她表示,中信環境希望加大在三峰環境的持股比例,從而可以在董事會擁有更多席位,參與企業決策。當記者問及是否角逐此輪三峰環境母公司德潤環境相關股權時,她表示,中信環境更傾向于對三峰環境直接持股。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就中信環境目前投資的環境企業,只有三峰環境是參股企業,其余均是控股或全資企業。
另據知情人士透露,除了中信環境,蘇伊士環境集團也曾想直接投資三峰環境,后在重慶水務的主導下,目前通過德潤環境只能間接持股。為了三峰環境,復星集團也上門洽談過。
“以前收入過半是出售焚燒設備,現在運營工廠收入占比逐年上升。”前述負責人說,三峰環境的利潤水平處于同行中游。4月21日,在位于大渡口區的重慶建橋工業園區內,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看到,新的廠房正在修建。
“水務集團的毛利率較高的是污水處理收入。但在政府采購、特許經營和企業經營的業務模式中,隨著污水處理量規模加大,成本攤薄,政府的污水處理結算價呈向下走的趨勢。”水務集團有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在業內人士看來,環保產業而非水務,才是這輪國有股權受到投資者角逐的熱點。
(文章摘自2017年5月17日《21世紀經濟報道》)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股權轉讓 重慶聯交所 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