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又是非常特殊的行業,必須有醫療的介入,所以醫養結合會成為未來大趨勢,本次混改引入了上海中醫藥大學,就是從源頭進行頂層設計,從分發揮中醫藥大學非常豐富的養老醫療資源,為此上海地產還捐贈給中醫大1000萬元專門用于養老科研。
申養作為國內養老產業國企混改的首個試點,目前采取輕資產運作,引入了一些“公建民營”,用來破解養老困局。管韜萍說,養老作為服務性行業,民營機制有優勢,但純民資的運營機構,背不動資產壓力,很多只能靠降低服務質量來減少成本,用以平衡支出,造成了現在養老服務的困局。
據統計,目前公辦的福利院,每年每床政府補貼高達10萬元,這樣的成本顯然不可能廣覆蓋,只能照顧到小部分最需要的特殊群體;而養老“公建民營”的混合制探索,解決了覆蓋面少的問題,未來做到可復制、可推廣。作為混改試點,申養公司的規范程度極高,注冊資本達到3億元,規模可謂國內養老市場的領軍企業。而且完全按照上市公司的標準進行規范管理,做成可持續發展的“朝陽產業”,將來有望登陸資本市場。
據透露,申養公司目前已經同時在規劃建設的各類養老項目中,既有上海地產集團提供的物業;也有一些社區資源如老年活動中心、社區衛生中心,進行重新盤活,這樣有利于未來養老市場多元競爭的新局面。
張海說,“混改”的優勢在效率上充分體現,比如在養老機構建設施工中,就引入幾家專業設計團隊,拿到物業信息后,5天就可以拿出初步方案設計,5個月內就可以竣工驗收,而且成本控制能力突出,高效率低成本充分體現的民資的優勢。
管韜萍也說,民營企業的成本管理優勢突出,機制靈活度高,董事會制度可以科學設定工作流程和規則,規避了繁雜的程序。
據透露,申養公司的首個PPP養老新模式已經開始籌劃,這也是全新的一種養老模式的前沿探索。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國企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