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后,國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本文系統梳理了混合所有制的模式、央企開展情況和相關上市公司標的。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模式
2014年之后新一輪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分為三種模式:員工持股(包括股權激勵)、引進戰略投資者、整體上市(包括借殼注資實現上市)。
(一)員工持股
國企員工持股是新一輪混改中的政策難點和重點。自2008年國資委139號文以來,中央部委分別就員工持股發布過四個規范性文件,依次是2008年國資委133號文對國有企業員工持股做出初步規范;2010年財政部聯合一行三會發布財金[2010]97號文,對金融機構員工持股做出規范;2014年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試點意見;2016年國資委133號文,對國有控股企業員工持股做出更詳細的規范。
在監管文件規范之后,國企開展員工持股有了政策依據,中央企業中中國建材、中國兵器裝備、新興際華等均在下屬子公司層面開展員工持股。
(二)引進戰略投資者
引進戰略投資者是98年那輪國企改革主要采用的混改方式,在新一輪國企改革中,仍然有不少企業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只不過這一輪戰略投資者引進目前多在子公司層面,央企母公司展示出引進戰略投資者意向的較少。
比如大唐集團下屬新華瑞德公司就通過通過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的方式,完成股權轉讓和增資擴股,并與灣流資本、千合投資、中科招商等五家投資人簽署《產權交易合同》以及《增資擴股協議書》,提供非公有制資本比重。
(三)整體上市或借殼上市
國企整體上市實現多途徑的增資擴股也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之一。國企上市的途徑主要有三種:一是母公司整體上市,如五大行、三大電信運營商均實現了整體上市;二是母公司不上市,旗下子公司均陸續上市,如中航工業;三是將公司資產注入已上市的子公司平臺,變相實現整體上市。
在新一輪的國企改革中,采用第三種方式借殼實現混改的公司較多,實現整體上市的央企只有郵儲銀行。如2016年7月份,中國電信旗下的上市公司號百控股宣布重組方案,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電信集團等14名交易對方所持有的天翼視訊、炫彩互動、天翼閱讀和愛動漫等四家公司各100%股權,變相對天翼等這四家公司實現了混改;如中航科工旗下的上市平臺航天電子買下航天九院旗下所有企業類資產,2015年末,航天九院已經基本實現旗下企業類資產的整體上市。國資委試點央企國藥集團也是通過旗下上市平臺現代制藥整合重組國藥集團旗下所有化學制藥企業,實現了國藥集團化學制藥資產的整體上市。
(文章摘自2017年1月11日《》)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央企混改模式 國企員工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