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資國企動態
2016-12-13
導語:12月9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媒體通氣會,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張喜武在會上總結了國務院國資委2016年的工作。
在中央企業重組方面,張喜武提到,中央企業重組整合,不是簡單地減少戶數,也不是單純地做大規模,而是為了內強企業素質、外優市場表現,為了行業產業的調整優化、轉型升級,為了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在去年完成6對12戶中央企業重組的基礎上,今年國務院國資委繼續推動港中旅集團與國旅集團、中糧集團與中紡集團、中國建材與中材集團、寶鋼與武鋼、中儲糧總公司與中儲棉總公司5對10戶中央企業進行重組,目前中央企業戶數已調整至102戶。
在回答媒體提問時,張喜武提到,明年央企數量會繼續減少,明確地說,會減少到“兩位數”。
據國務院國資委介紹,央企重組整合的思路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瞄準培育世界一流企業推進重組。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提高中國國家實力的客觀需要,重組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比如,重組后的國家電投加快推進了中國核電技術自主創新,有力推動了AP/CAP三代核電產業化發展和核電國際化發展。重組前,中國遠洋和中國海運在行業中分列排名世界第6和第8,重組后中國遠洋海運綜合運力、干散貨、油輪和雜貨特種船隊運力規模排名世界第一。寶武集團成立后,粗鋼產量近6000萬噸,其中高端產品產量達到4000余萬噸,超過韓國浦項和日本新日鐵。中糧集團重組中紡集團后,總資產和營業收入都接近5000億元,在國際大糧商中排名第一,油脂、棉花等品種的經營能力將躍居全國首位、全球前列。
二是助力產業發展轉型升級推進重組。中央企業間產業重組合作整合是實現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進優勢互補、盡快突破瓶頸,擴大有效和高端供給,推動行業轉型升級。比如,鐵塔公司并不是三家運營商鐵塔業務的簡單拼盤,而是走集約化、專業化、規模化、市場化之路。成立以來累計節約投資806億元,節約用地2.1萬畝。中航工業與國機集團實現航空鍛模合作,聯手把萬航公司打造為國際領先的高端模鍛件供應商。中國核建與中國一重推進上下游合作,共同開發第四代核電產業化高溫氣冷堆項目。
三是發揮協同效應提升效率推進重組。推進產品結構趨同、區域布局重疊、目標客戶相同、同質化發展的中央企業重組整合,能夠產生顯著的協同效應,減少重復投入,降低運營成本。比如,寶武集團成立后,通過整合規劃原寶鋼湛江基地和原武鋼防城港基地,可以減少投資約400億元,減少1000萬噸新建鋼鐵產能。中國遠洋海運重組后的協同效益逐步發揮,1-10月新集團實現利潤總額135億元,經營成本同比下降176億元,全球運輸服務水平和布局得到進一步優化。中國建材與中材集團兩家企業在水泥、玻璃纖維等多個業務板塊重合,重組一方面可以有效減少惡性競爭,實現強強聯合,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建材產業鏈上的優勢互補。
除了央企之間的重組整合,對于單個央企,國務院國資委也在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國務院國資委公布的案例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子)。
據介紹,從企業性質看,截至2015年底,在中國電子總計634戶全資或控股企業中,已經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共計431戶,占全部企業的68%,即超過三分之二的企業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從資產性質看,截至2015年底,中國電子431戶混合所有制企業的資產總額約2242億元,約占集團公司資產總額的90%。從激勵范圍看,截至2015年底,已有56戶企業實施骨干員工持股,持股員工2100余人,占56戶企業員工總數的近10%,員工股權在本企業股權結構中的平均占比為29.1%。
中國電子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中國最大的國有綜合性IT企業、世界500強企業,主業涵蓋網絡安全、新型顯示、集成電路、高新電子、信息服務等領域,擁有控股上市公司15家,員工總數13萬人,年營業收入約2000億元。
不只是中國電子,此前的9月28日,國家發改委召開專題會,研究部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相關工作。東航集團、聯通集團、南方電網、哈電集團、中國核建、中國船舶等中央企業列入第一批混改試點。
不過,這部分工作尚未被國務院國資委列入成績單。一位接近國務院國資委的人士稱,這部分工作太過復雜,仍在艱難推進,所以未在總結中出現。
(文章摘自2016年12月10日《彭拜新聞》)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