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員工持股激勵
2018-08-27
2018年8月23日下午,一家入圍員工持股試點的央企中正在基層摸底倉儲業務的管理人員說:“和外面(民營企業)比,我在的企業薪酬福利待遇本沒什么優勢可言。不過我兩年前來到這家企業后,沒多久便有機會現金出資認股,給了我希望。”
他透露,截至目前,根據資產評估等界定的結果,企業內部員工持股總比例接近20%。不過由于認股周期尚短,企業內部尚未啟動分紅。
這位央企員工所說的員工持股開始于兩年前。2016年8月,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于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的意見》的通知,其中明確:“可從中央企業所屬子企業中選擇10戶企業,開展首批試點。”
截至目前,寧夏神耀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歐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泛亞航運有限公司、中國茶葉有限公司、中外運化工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中節能大地環境修復有限公司、中材江西電瓷電氣有限公司、北京構力科技有限公司、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這10家入圍國資委首批員工持股試點的央企子企業,改革已經全部“上路”。
試點兩年過去后,這場備受關注的改革成果如何?按照預期,首批10家試點企業的謹慎探索,將在國企國資系統內部形成可復制和可推廣的經驗,為2018年底的試點擴容商議提供參考樣本。
2018年底,還會有哪些企業有望入圍?一名參與央企員工持股試點企業篩選的國資人士暫未透露詳細名單,不過他表示,下一步,在企業的篩選標準上,可能會作出細微的調整,例如在營業收入和利潤比例的界定標準上,不排除做出調整商議。
復盤
入圍首批央企員工持股試點后,10家企業如今走到了哪里?
事實上,1992年,以內部職工持股和法人持股為主進行的股份制試點,曾推動過當時全國3700多家股份制試點企業的發展。但是,隨著非法交易、上市后大量拋售“內部職工股”等問題,國有資本一度從競爭性領域陸續退出,甚至開始出現產權交易過程中的評估黑洞,當時的職工持股試點隨之陷入停滯。
基于此,經隔二十多年重啟的新一輪央企員工持股試點,走得更加謹慎。據了解,在不止一家試點企業的員工持股內部方案中,體現出“穩妥”二字。
中糧集團相關人士表示,從集團層面看,這一輪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是“穩妥”為上。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涉及職工持股,成熟一個推進一個,上級有關部門批準一個開展一個,不繞著走,不自己決策,不自己創造。中糧近幾年的職工持股,主要在非主業、小企業、長期負增長的企業開展。
上述國資人士表示,為了體現“穩妥”的思路,與上世紀的改革相比,這一輪員工持股不搞全員持股,不搞平均持股,不搞存量轉讓。
業內人士認為,與上世紀的職工持股試點相比,新一輪的試點模式相對固定。在價格確定上,國資委10家試點企業已經基本實現了通過產權交易所形成市場價格,即員工持股價格與通過產權交易所引入的戰略投資者的入股價格相同,員工通過增資擴股成為混改企業股東。
為了“穩妥”推進員工持股試點,在入圍企業的甄選上,前述國資人士還表示,“我們選的10戶企業總體上規模沒那么大,積極性都很高。比如歐冶云商,雖然2015年才成立,但投資者當時特別看好,好多非公資產來競爭。”
歐冶云商的注冊資本為33.33億元,員工持股比例為5%,上海泛亞的注冊資本也達到了15.37億元,員工持股比例為8%,而其他注冊資本為數億元乃至數千萬元的試點企業,它們的員工持股比例多數在10%以上。
對于轉制院所和科技企業來說,員工持股的比例一般相對較高。例如,中國電器院的員工持股比例為22%,構力科技的員工持股比例為25%,中鐵設計的員工持股比例為20%。由于轉制院所和科技企業所從事的是知識密集型工作,員工持股應當體現人力資本價值,同時《關于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的意見》中明確指出人才資本和技術要素貢獻占比較高的轉制科研院所、科技型企業將成為員工持股試點的前哨,基于以上兩點,較高比例的持股量亦與相關政策相吻合。
再從試點企業層級上觀察,上述國資人士表示,員工持股比例與試點企業層級正相關。從混改試點中的員工持股企業和員工持股試點來看,二級分公司的員工持股比例要低于三級子公司。這是由于經營風險與公司層級相關。
首批10家央企子企業中,超過半數為三級子企業。
該國資人士認為,對于二級公司來說,業務范圍更廣,客戶群體大,所涉及的資產規模更大,同時公司的治理結構和機制更加復雜,如果在2級開展員工持股,會面臨更大的風險,因此在3級持股風險可控性較強。對于公司來說,要想在2級公司開展員工持股,需要對持股風險進行充分識別,深入分析,并制定有效應對措施。
首批10家員工持股試點之一的中茶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推進試點“穩妥”實施,對已經納入持股計劃員工所持的股份設置了調整退出的機制。員工退出所置留的股份將優先通過實施新的激勵計劃授予符合條件的新員工持股人。
變數
歷時一年有余的員工持股試點,給10家企業帶來的,有分紅的期待,也有市場化人才選聘的創新。
中茶公司總經理王貴卿便是該企業推行員工持股試點后,首次選聘的職業經理人。他表示,未來,中茶公司擬進一步建立起市場化的用人機制,充實職業經理人團隊。
在王貴卿看來,中茶公司所處行業屬于充分市場化競爭的行業,企業發展需要建立健全各項市場化的機制,尤其是改革用人制度。在這一輪改革中,中茶公司以市場化選擇、契約化聘用、目標考核管理為核心原則,大膽嘗試以總經理崗位為試點啟動用人制度的改革。
推行員工持股試點后,核心骨干員工與企業實現了利益捆綁,朱昌明概括為“三個共”,即共創價值、共擔風險、共享收益。他說:“國企最大的問題之一是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通過這一輪的員工持股,能一定程度解決激勵問題。”
不過,由于員工持股試點推進周期尚短,截至目前,包括中外運化工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在內的一些試點企業,尚未大規模分紅。
按照監管層的規劃,2018年底將迎來員工持股試點的階段性總結,屆時視情況考慮擴大試點。一位國資人士表示,與首批10家試點企業的甄選類似,未來再入圍的試點企業,甄選標準同樣嚴格。
他透露,2016年11月份時,國資委最終選定了10家試點企業,大致標準包括:充分競爭的商業類企業;股權結構必須合理,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需要國有股東非公資本的股東和員工股東構成,不能是國有股東,員工股東雙方各執的格局;治理結構和管理基礎要更高。
該國資人士說:“第四點特別強調,企業要具有較強的獨立性,營收和利潤要來源于集團外部,從市場競爭上去拿,去掙錢,員工持股才比較過硬。”
事實上,對于這一輪國企國資改革來說,員工持股并不是唯一路徑,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等亦是可操作的方式。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8月17日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動員部署視頻會議現場表示,在前期調研座談過程中,不少“雙百企業”負責人提出要搞“員工持股”。有關部門也正在結合前期試點情況,研究完善相關政策,下一步擴大員工持股試點范圍時將優先從“雙百企業”中選擇。不過,他同時表示,不是“一窩蜂”地都去搞“員工持股”。
“雙百行動”,是指根據《關于開展“國企改革雙百行動”企業遴選工作的通知》(國資研究〔2018〕107號)要求,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選取百家中央企業子企業和百家地方國有骨干企業(即“雙百企業”),在2018-2020年期間實施“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深入推進綜合改革,聚焦重點難點,補齊改革短板,在改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取得突破,打造一批治理結構科學完善、經營機制靈活高效、黨的領導堅強有力、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的國企改革尖兵,充分發揮典型引領示范帶動作用。
從企業的角度來說,中茶公司上述負責人建言,員工持股動態管理規則還有待進一步探索。即持股員工退出、新入員工受讓等方面還沒有現成規則可參考,希望監管層可以出臺一些實際指導意見,才能讓更廣泛的員工有機會享受到改革的紅利、讓員工的積極性得到進一步的有效激發。
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