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投融并購實務
2016-07-01
5月5日(加拿大東部時間),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航信”)收購GuestLogix公司旗下的全資附屬公司——總部位于愛爾蘭的旅游科技公司OpenJaw全部股份的交易順利完成交割,購買價為約3940萬美元。至此,OpenJaw正式成為中國航信的全資附屬公司,中國航信的旗幟終于插上了海外市場的高地。
“作為中國航信37年企業發展史上的首次海外并購,收購OpenJaw在民航業海外全資收購領域尚屬首例。同時,它也開創了中央企業全資收購海外科技創新型企業的先河,成為中國航信乃至中央企業‘走出去’開疆拓土的重要里程碑。”中國航信相關負責人自豪地表示。
磨礪數載:
看準時機及時亮劍
作為企業國際化并購進程的第一只“螃蟹”,也是重要的里程碑,中國航信為什么要競標收購OpenJaw?收購可以為航信帶來什么?此舉是一時的“頭腦發熱”,是巧合抑或是“臨時起意”?
“否也。”中國航信財務部副部長、本次收購項目組長趙玉霞斬釘截鐵地給出了答案。
作為具有行業領先地位的航空公司電子商務解決方案供應商,OpenJaw主要從事提供有關旅游科技及產品的服務。OpenJaw目前有30多家全球客戶,包括英國航空公司、國泰航空、安飛士租車、四季酒店等多家行業知名客戶。
“早在2012年,OpenJaw與中國航信就已開始業務合作,雙方共同的客戶——海航投產使用了其面向旅游業的t-Retail平臺,OpenJaw的產品和技術對于航信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經過前期接觸,總經理肖殷洪敏銳地判斷出OpenJaw潛在的巨大價值,在他的部署下,財務部從2014年初就開始密切關注這家公司,并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投資機會。”趙玉霞如是說。
“我也是基本按每月一報的頻率定期搜集簡報上報決策層。”作為這次收購項目的主要成員之一、財務部王剛這樣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無疑,對于中國航信來說,OpenJaw是需要且重要的。
2015年8月左右,OpenJaw的母公司GuestLogix股價一路下滑,從0.8加元降到0.5加元、0.4加元、0.2加元。相關監測簡報密度更大了,公司時刻準備著“下手”的時機。
機會終于來了。今年2月,OpenJaw的母公司GuestLogix因發生債務危機申請破產保護并向全球招標出售其資產。OpenJaw一直保持獨立運營,沒有卷入母公司的財務丑聞,且業務保持上升趨勢。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中國航信聞訊倍加欣喜。
此時不亮劍,更待何時?
“這次,我們一定要抓住機會,不留遺憾!”中國航信高層暗下決心。
知易行難:
吹響收購號角
知易行難。對于之前從沒有過大型跨國投資并購成功經驗的中國航信而言,要在短短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完成立項、競標、融資、報備、簽約、交割等一系列手續和工作,談何容易?
2月22日是中國傳統的元宵節,經公司相關會議批準,收購工作項目組正式成立,代號“GO項目”(GuestLogix+OpenJaw首字母)。這一天,距離招標方要求的3月18日第一次競標報價時間僅僅還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中國航信副總經理兼總會計師,也是此次項目的分管領導孫涌濤提議,成立精干的三人工作小組,財務部副部長趙玉霞任組長,成員包括財務和法律方面的專家王剛、楊泉。而專業、精干的項目組織架構,也成為后來收購“顯露鋒芒”的秘訣之一。
整個投標是系統性工程,包含了估值建模、收購方案設計、可行性報告、法律和財務盡職調查、向上級主管單位分別報備等幾十項工作,每一項都環環緊扣,至關重要。
環顧四周,除了中國航信,參與首輪競標的公司還有15家之多,其中不乏Sabre、Amadues、HP等實力強大的國際同行和投資大鱷。面對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項目組也有過懷疑。在體制和機制上與對方有很大差距,且在多年競合關系中,對方與中國航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稍有不慎就會被對方看到底牌。
開弓沒有回頭箭。為了企業發展大計,為了“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和國際化經營”這篇大文章,項目組咬緊牙關,立下了“勢在必得,不能失敗”的決心,征戰收購的號角錚錚吹響。
“命懸一線”:
緊要關頭凸顯智慧
對于項目組來說,整個項目最“難忘”和“驚險”的經歷,莫過于最后一輪的競標報價了。
3月21日,中國航信收到入選最后一輪競標的通知,短暫的喜悅之后,問題來了:根據對方要求,要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拿下“外匯融資貸款”,以保證在最終報價時間點匯出保證金。否則,將取消競標者的資格,那么整個項目也將“前功盡棄,功虧一簣”。
而在通常情況下,要完成從銀行授信到境外放款,需要至少一兩個月的時間。而且恰逢國家收緊外匯額度,控制美元外流,國內銀行普遍收縮了外匯貸款的額度,可謂給我們的外匯融資雪上加霜。
面對可能使項目“命懸一線”的關鍵,項目組迎難而上,使出了十八般武藝。
“那時候,我們幾個人幾乎把能找的銀行和資源都發動起來了,輸不起啊!”說起當時的場景,王剛有些激動,“有的時候都有點兒絕望了,幾大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都相繼對我們sayno!連一貫精于境外投資的國新國際也在臨近最后時刻的時候告訴我們,由于流程所限,不能提供資金支持。當時項目組幾乎面臨滑鐵盧,全面崩潰。”
關鍵時刻,項目組下了破釜沉舟的決心,在孫涌濤的督導下,項目組把聯系范圍擴大到了東亞銀行、澳新銀行、德意志銀行等境外銀行。經過多方努力,終于在距離報價的最后一天,項目組收到了澳新銀行簽署的美元貸款承諾確認函,總算是順利闖過了這驚險的一關。
3月31日,最終報價的截止時間來了,成敗在此一舉。最終價格點報在多少?是“放水”報高一些“無懸念拿下”?還是以“最值的價格”勇敢一搏?擺在項目組面前的這道選擇題,其實十分艱難。
“當時,公司決策層已經給了我們最大授權,但項目組還是希望能拿下最好的價格。那幾天,大家反復磋商、研究對手,評估形勢”。說起當時的場景,王剛記憶猶新,“大家都很焦灼,經歷了一再的研究、討論,項目組最終毅然拍板將報價定在了4000萬美元。”
功夫不負有心人,清明節后,資本市場最先傳來了中國航信一舉中標的消息。
寸土不讓:
實現完美收官
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交割程序,中國航信最終以“約3940萬美元”與對方完成交割,并實現了完美收官。說到這中間與合同4000萬美元之間60萬的差額,不得不提到項目中一份重要的文本——SPA(股份購買協議)。
在這份詳盡的合同里,中國航信通過法律盡職調查及財務稅務盡職調查等,將收購相關事項約定在里面。從事這方面工作的關鍵人物,就是項目組來自公司法律審計部的專家楊泉。
“擬訂SPA協議需要考慮方方面面,我們通過與多國律師、投行、審計稅務顧問、行業顧問的不斷溝通,細化要求,考慮各種風險,并對每一點都據理力爭,以保障公司的權益。比如,要求賣方提供愛爾蘭工業發展局對一項50萬歐元研發資助的書面同意,否則我們扣減相應金額,也因此最終在這一點上為航信節省了近60萬美元。”楊泉如是說道。
“整個收購過程中,項目組一直以最大限度維護國家和公司利益為重,并盡最大努力承擔角色并把工作做到最細。”楊泉稱,“通過收購,我們拓展了視野,接觸了不同法域國家的要求,積累了經驗,對于中國航信‘走出去’來說,是一次歷練與提升。”回顧GO項目,這位在航信已與法律工作打了15年交道的“老法律”楊泉不無感觸地說。
5月19日,OpenJaw新一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在總部愛爾蘭都柏林成功召開,會議一致通過公司新章程,同時任命KieronBranagan先生為CEO,這也是中國航信史上所轄企業中首位外籍總經理。6月初,中國航信集團公司總經理、股份公司董事長崔志雄赴都柏林視察OpenJaw。隨著整合工作完成,OpenJaw正式邁入“中國航信”運營時代。
文章摘自《中國企業報》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