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投融并購實務
2019-04-24
企業并購(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包括兼并和收購兩層含義、兩種方式。國際上習慣將兼并和收購合在一起使用,統稱為M&A,在我國稱為并購。即企業之間的兼并與收購行為,是企業法人在平等自愿、等價有償基礎上,以一定的經濟方式取得其他法人產權的行為,是企業進行資本運作和經營的一種主要形式。企業并購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資產收購、股權收購三種形式。
國際上迄今為止已然經歷五次并購浪潮,第一次并購浪潮起始于19世紀90年代末,主要特點是橫向并購并形成壟斷。最經典案例莫過于JP Morgan merged Carnegie。第二次并購浪潮從20世紀10年代到30年代,這一時期主要是縱向并購為主,形成了跨行業、跨部門的巨型寡頭,且首次出現了金字塔型的控股公司。第三次并購浪潮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后半葉,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多元化并購,首次出現了敵意并購。這一時期的并購范圍擴大到了國際市場,經典案例有KKR Company Series M&A。第五次并購浪潮始于20世紀90年代,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強強聯合的巨額并購,并出現了跨國巨頭。經典案例為AOL merges with Time Warner。
我國自改革開放后,以現代企業為主要組織形式的真正意義上的并購,最早出現于1984年,當時保定機械廠兼并了保定針織器械廠,成為改革開放后我國企業并購的第一案。隨后,在武漢、南京、上海、北京等全國各大城市都發生了企業并購。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后,中央確立了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明確指出要明晰產權關系,讓產權流動和重組,產權改革成為企業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到1994年,全國各地已經有20多個產權交易市場,企業可以通過產權交易市場進行實物形態為基本特征的財產權益的全部或部分交易。
我國自改革開放后并購歷史雖然不長,國內學者一般也將并購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1978年-80年代末。這一時期并購僅限于國有企業,規模小。目的也僅限于減少虧損和人員安置。在一定程度上盤活了國有資產,但是總體效果不佳。
第二階段為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這一時期“拉郎配”較多。主要以金融性并購、滲透性并購為主。結果是市場經濟體制基本確立,大多數競爭性行業逐步開放。經典案例有申銀萬國合并、活力28合資等。
第三階段為20世紀90年代到2008年,這一時期的并購主要以資源和能源為主,國有企業為主要并購主體。主要目的是產業資源整合,并逐步出現了在國際舞臺上較為有影響力的行業巨頭。經典案例有聯想收購IBM 的PC業務,中海油出海并購等。
第四階段為2008年至今,這一時期國內企業并購經歷了較大的思想轉變,即從購買資源逐步向購買品牌、知識產權過渡。新經濟產業,海外并購加速。經典案例有美的收購庫卡、吉利收購沃爾沃、萬達收購AMC等。
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增強,國內企業在國內外舞臺上愈發活躍。并購數量自2008年以來呈現幾何倍增長。自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目前并購仍然以制造業、工業為主。跨國并購日益增多,產業結構逐步由重工業為主轉向新經濟產業。
伴隨著中國逐步進入世界經濟的中心舞臺,經濟進入新常態,國內并購未來將出現以下幾大趨勢:
趨勢一:繼續深化供給側改革。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龍頭企業將會取得規模效應。
趨勢二:繼續擴大國企混改。國有企業要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提升企業活力和市場競爭力,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和影響力。
趨勢三:央企重組、轉型和整合將占據并購主戰場。從長遠來看,國資委對央企做出大調整,是想要把央企整合成更有戰斗力的軍團,讓央企在打“技術攻堅戰”時發揮更好的作用。
趨勢四:高端制造業并購加速。隨著《中國制造2025》于2015年5月出臺,該規劃明確指出要圍繞電子、機械、國防軍工、汽車等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以及醫療健康、家庭服務、教育娛樂等服務機器人的應用需求,加大新產品研發,加快發展高端制造業,擴大終端應用市場。
來源:北大縱橫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