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產權交易所發布上半年交易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北交所集團總體成交規模31219.46億元,同比增長69.77%,繼續保持較大幅度增長,2016年全年有望突破6萬億。企業國有產權、企業資產、企業債券發行、涉訴資產、鐵礦石現貨、碳配額交易等多項業務均實現增長。
國有產權項目一直是北交所的傳統業務,上半年北交所企業國有產權項目成交255.62億,央企產權交易項目宗數和金額均領跑全國同業機構。北交所市屬實物資產項目成交10.59億元,同比增長290.91%。訴訟資產成交29.03億元,同比增長225.89%。
專業平臺方面也都表現不錯,中技所分別開發“國有科技成果掛牌交易系統”和“國有科技成果交易信息公示系統”,大力推進國有科技成果掛牌和公示服務,目前已有北京大學、中科院廣州軟件所、內蒙古神舟光伏電力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和企業參與使用,掛牌或公示國有科技成果859項,專利757項。北金所方面,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集中簿記建檔業務已于2015年9月全部平移到北金所線上交易。上半年共發行企業債券2203只,發行規模26553.48億元,全年預計規模5萬億以上。環交所方面,完成第三個履約期工作,碳排放權交易620.24萬噸,同比增長95.66%。北鐵中心方面,鐵礦石現貨交易量達到1715.6萬噸,同比增長11.04%,成交量與新加坡環球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的差距從去年的725.7萬噸,縮小到43.7萬噸。金馬甲為全國交易機構開展的競報價服務累計交易額突破1000億元。
分析人士預測,隨著《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政策的持續推進,企業增資項目有望快速進入到爆發階段。下半年北交所企業增資項目有望進一步爆發。
2016年7月11日,招商局華建公路投資有限公司增資項目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成為“新3號令”公布后首個在產權市場亮相的央企增資項目。該項目擬公開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70億,也是產權市場有史以來募集資金總額最高的企業增資項目。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2014年年初至今,北交所已經掛牌來自中央企業及部委的增資項目26宗,增資金額超過400億元。
與此同時,新一輪國企改革提出,“支持企業依法合規通過證券交易、產權交易等資本市場,以市場公允價格處置企業資產,實現國有資本形態轉換”。國有企業增資擴股進場,與股權轉讓一樣,能夠將非國有資本引進來,激發各類所有制主體的積極性。隨著國資委產權局的政策推動和產權市場金融能力的增強,產權市場已經逐漸形成較為規范完善的制度流程,具備了服務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平臺能力。
國有企業增資擴股進場,對于產權市場而言,不僅是“1+1”大于2的相加效應,而是會形成一種“相乘效應”,與傳統的股權流轉業務互為動力相輔相成,提升平臺服務國企改革發展的能力,助力國有企業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提升國有企業活力。對于北交所這樣聚攏了相當規模的產業投資機構和中介服務機構的作業平臺,其全產權鏈服務能力也有望進一步放大,2016年下半年北交所有望在服務混改中發揮越來越突出的平臺作用,促進國有資本的高效配置,進而推動中國實體經濟發展。
(文章摘自2016年08月01日《證券時報網》)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北交所 國有產權項目 央企增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