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法律法規政策
2020-08-31
關于印發《本市國資國企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行動計劃》的通知
滬國資委規劃﹝2020﹞182號
各監管企業、委托監管單位、各區國資委:
《本市國資國企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行動計劃》經市國資委主任辦公會議(2020-13)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2020年7月31日
本市國資國企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行動計劃
(2020-2022年)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國家發改委關于《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總體方案》、本市關于《貫徹<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推進本市國資國企落實國家戰略、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堅持“四個放在”,服務全局發展;聚焦“五個中心”,增強“四大功能”,提升城市能級;落實區域性綜改試驗方案,深化創新發展;以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法治化為導向,以國有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全面推動本市國資國企成為長三角一體化協同發展的示范者和主力軍。
二、基本原則
堅持落實國家戰略和服務區域發展相結合。貫徹落實國家戰略,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拓展區域空間布局,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更好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全局。
堅持推進區域協同和促進創新轉型相結合。深入推進產業區域分工協作,構建區域創新共同體,建設協同創新產業體系,促進國資國企創新轉型發展。
堅持加快高質量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相結合。堅持遵循新發展理念,強化生態筑底、綠色發展,實現更有活力、更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
堅持發揮國資優勢和合作互惠共贏相結合。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整體規劃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總體方案,發揮本市國資的特色優勢,與蘇浙皖相關主體深化合作、各揚所長,互惠共贏發展。
三、總體目標
2020至2022年,本市國資國企全面實施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135”行動計劃,推進落實70個重大項目,新增投資2000億元,新增信貸資金投放1萬億元,在區域協調、產業創新、互聯互通、協同開發、體制機制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和顯著成效。具體為,一條主線:堅持五大發展理念,以產業協同、創新賦能、合作共贏的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三項任務:打造一個高能級的投資和投資服務主體,建立一個高標準的產權交易共同市場,形成一套高效率的區域發展協調機制;五大行動:實施“百企合作聯盟”行動、“協同創新領航”行動、“產融價值共創”行動、“基建科技賦能”行動、“開放樞紐共建”行動。
四、三項任務
1、組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投資和投資服務平臺。成立長三角投資公司,以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主責主業,成為對接蘇浙皖的合作平臺、本市國企聯合走出去的服務平臺、示范區開發建設的實施平臺。推進長三角投資公司探索區域一體化共投共建共贏的新模式,就重大規劃落地、重點區域開發、重要項目建設與蘇浙皖相關主體進行業務協同、股權合作,創新融資方式提升融資功能,積極推進示范區建設和一體化發展。
2、打造長三角產權交易共同市場。推進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牽頭建設長三角產權交易一體化云服務平臺,拓展聯網合作和數據共享,加強信息聯合發布、項目聯合推介、共同組織競價等合作力度;積極推進體育產權、知識產權、環境能源、農村產權等權屬交易領域的一體化合作;鼓勵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以資本為紐帶,與蘇浙皖產權交易機構加強合作、共享牌照,共同提升交易規模和全國影響力。
3、構建國資國企區域發展協調機制。依托長三角國資國企聯席會議機制,與蘇浙皖國資國企協同發展;推進長三角區域內國有企業與屬地相關單位進行黨建聯建、理論聯學,共同組織區域內國資國企黨建聯建論壇交流活動;由長三角投資公司牽頭形成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企業協調機制,聯合走出去發揮優勢迭加效用;支持優勢企業牽頭成立人工智能、旅游、時尚等長三角行業聯盟;落實與長三角相關區域簽訂的戰略框架協議,建立干部人才協作交流機制。
五、五大行動
1、推進“百企合作聯盟”行動。聯合蘇浙皖三省國資委組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資百企合作聯盟,組織百家企業走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虹橋商務區、滬蘇大豐集聚區、G60科創走廊等區域內國家戰略新區和省級產業合作園區,資源互補、業務聯動,共同推動區域開發規劃、功能定位落實和優質產業落地;推進國有企業創新項目運作模式,以聯合開發、品牌授權、管理輸出、利益共享等方式,加快推進長三角園區開發。
2、支持“協同創新領航”行動。利用長三角國家級產業創新中心、共性技術研發平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等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資源,新增10家以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智能場景為重點的高端研發機構,推進30項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合作研發項目;推進國有企業與長三角區域高校、科研機構等深化創新合作,提高科創策源與產業化能力的協同互補;推進在滬產能集中企業利用長三角規劃、戰略、市場、制度等全面協同的戰略機遇,加快進行產能梯度轉移和產業轉型升級;支持產業鏈核心企業利用先發優勢,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綠色化工等創新產業集群;搭建金融科技的技術合作與產業促進平臺,加大與長三角區域金融科技創新主體的開放合作;將長三角區域產業創新發展所需人才,優先納入上海“國資騏驥”人才計劃,加強各類人才引進、培養、使用、交流力度。
3、促進“產融價值共創”行動。推進金融企業優化重塑長三角區域業務協調機制,提升區域內資金融通調度能力、創新產品供給能力、客戶聯動服務能力;支持金融企業在示范區設立總部型機構;推動國有銀行聚焦區域內重大項目建設新增信貸資金投放1萬億,推動各類投資公司等培育區域內科創板上市公司70家、證券公司服務區域內企業科創板上市70家;推進保險公司提升綜合金融保險服務供給能力,打造保險業服務區域發展的創新模式;推進本市國有企業與蘇浙皖國有企業雙向混改業務協同;支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和其他有條件的企業設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基金,與蘇浙皖相關企業深化資本合作;共建國有長三角產業基金生態圈,打造產業協同投資的跨區域深層次合作平臺。
4、實施“基建科技賦能”行動。推進國有企業圍繞基礎設施建設、智能建筑制造、智慧城市運營等全面服務長三角區域發展;推進交通企業構建新型綠色的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的多層次鐵路網絡;支持相關企業聯合體積極拓展長三角區域軌道交通綜合智能維保市場;推進機場企業建設平安、綠色、智慧、人文的四型機場,構建上海跨區域機場體系;支持能源企業構建技術領先、清潔高效、互聯互通的能源供需體系;推進建設、設計類企業應用自主研發的工程數字化協同平臺服務區域開發類重大項目,打造基于BIM、GIS、AI等技術的公共建筑智能制造平臺,推廣應用隧道路橋的全生命周期實時管控智慧系統;推進相關企業構建智慧供排水、智慧垃圾分類、智慧運營碼頭和無人駕駛貨運車輛自動化交互等示范性創新場景應用;依托國有企業的智能終端、大數據資源和集成創新平臺,打造區域內獨立第三方數據中心頭部企業。
5、加快“開放樞紐共建”行動。推進相關企業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建設運營集保稅展示、商品交易、物流倉儲、通關服務于一體的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打造聯動長三角、服務全國、輻射亞太的進口商品集散地;支持地產企業作為虹橋商務區“新核心區功能提升”和“土地全生命周期”兩大責任主體,加快推進虹橋商務區構建國際開放樞紐、中央商務區及國際貿易中心新平臺的發展格局;推進商貿企業利用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先行先試政策,加強數字化貿易平臺建設,成為聯通長三角優勢產能和全球廣闊市場的開放樞紐。
六、組織實施
1、堅持黨建引領。市國資委黨委推進長三角國資國企黨建聯建,堅持黨的領導,以黨建促發展、以發展強黨建,在理論聯學、人才聯育、發展聯動、特色聯創等方面全面開展合作,協同推進區域內經濟社會和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為服務落實國家戰略提供更有力支撐和更堅實保障。
2、強化組織協調。市國資委成立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工作小組,按照長三角區域協同合作辦公室,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執委會等機構的指導,總體謀劃、統籌協調、系統推進本市國企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定期對監管企業推進情況進行總結和評估。
3、推進任務落實。監管企業要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根據本計劃的相關要求,制定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行動計劃,明確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分管領導、責任部門、工作要求和目標任務,細化工作舉措,加強內部協同,確保此項工作落實落地。委托監管單位要細化任務措施,扎實推進委托監管企業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各區國資委要結合實際,推進區屬國企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4、加大政策引導。市國資委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工作納入相關企業法定代表人任期考核;對國有企業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項目產生的前期費用和融資成本經認定后可視同于利潤,經審核后可在國資經營預算中給予支持;對國有企業發揮協同效應、出資形成聯合體在長三角區域實施重大項目,實施投資后備案管理。
來源:上海市國資委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