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鼓勵省屬國企科技創新,山西省國資委再出重磅文件。
12月24日,山西國資委發布消息稱,近日,山西省國資委出臺了《省屬國有科技型企業實施股權和分紅激勵操作指引》和《山西省省屬企業科技創新投入在經營業績考評中視同利潤操作指引(試行)》,內容均直指推動省屬企業科技創新、轉型發展。
《省屬國有科技型企業實施股權和分紅激勵操作指引》
該文件旨在建立山西省省屬國有科技型企業中長期激勵分配機制,調動科研人員和核心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指引》共分五章十七條,在精準把握政策、實施方案制定、報備材料、工作流程等方面都作了明確規定。《指引》所指的省屬國有科技型企業,具體包括:省屬轉制院所企業、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省屬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投資的科技企業;國家和省級認定的省屬科技服務機構。已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省屬企業科研人員激勵參照本指引執行。
股權激勵,是指省屬國有科技型企業以本企業股權為標的,采取股權出售、股權獎勵、股權期權等方式,對企業重要技術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實施激勵。股權獎勵的激勵對象,為本企業連續工作3年以上的重要技術人員,獎勵方式可以采取股權出售、股權獎勵、股權期權等一種或多種方式對激勵對象實施股權激勵。分紅激勵,是指省屬國有科技型企業以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為標的,采取項目收益分紅方式;或者以企業經營收益為標的,采取崗位分紅方式,對企業重要技術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實施激勵。激勵對象應當在該崗位上連續工作1年以上,且原則上每次激勵人數不超過企業在崗職工總數的30%。
《指引》鼓勵企業通過核心骨干人員和企業利益高度捆綁,在企業內部打造差異化、效益化、科技引領型的管控模式,引導企業優秀員工、優質要素向高新技術產業環節集聚,加快知識產權的轉化,推動企業的技術、產品的升級和發展方式的轉變,有利于優化生產要素配置,提升人力資源成本,激發科技創新人員動力活力,推動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插上科技創新的翅膀。
同期發布的《山西省省屬企業科技創新投入在經營業績考評中視同利潤操作指引(試行)》則側重于推動省屬科技國企加大科技創新投入。
《山西省省屬企業科技創新投入在經營業績考評中視同利潤操作指引(試行)》
《指引》分五個部分,對適用范圍、適用事項、事項認定口徑、計算公式、工作流程等方面作了詳細說明。視同利潤相關考核指標,主要為凈資產收益率,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增加值等在業績考核中作相應視同評價。《指引》適用事項包括:研發費用,承接國家、省科技專項研發投入,新建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平臺經費投入、收購境內外研發機構等創新資源經費投入,以及經省國資委認定的其他事項。對于每類事項,《指引》都作了詳細的認定說明。視同利潤按照適用范圍事項的增加額計算,計算比例采取差異化辦法。即:一般研發費用按100%,國家、省級重大科研項目加大視同比例,其他的酌情視同。
《指引》是對經營業績考核的補充、完善和強化,鼓勵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和研發投入,促進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和新興產業培育發展。這對企業來講既是動力又是壓力。動力體現在,企業可以放心大膽地成本列支,費用安排上更多傾斜于科技研發,有利于提升凈資產收益率、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增加值指標的含金量,含新量和含綠量;壓力在于,這將促使企業更加注重成本的管理、費用的優化,更加注重在混改中引入科技含量高的戰略投資者來提升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此前公開信息顯示,除上述兩個《指引》外,在促進科技創新方面,山西省國資委還相應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省屬國有企業科技研發人員激勵機制的指導意見》、《關于促進省屬企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省屬企業科技創新在經營業績考核中視同利潤操作指引》等多個文件。
來源:山西省國資委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股權和分紅激勵操作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