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法律法規政策
2017-08-16
二、 以服務實體經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引導和規范金融交易
1.遵循金融規律,依法審理金融案件。以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為價值本源,依法審理各類金融案件。對于能夠實際降低交易成 本,實現普惠金融,合法合規的金融交易模式依法予以保護。對以 金融創新為名掩蓋金融風險、規避金融監管、進行制度套利的金融 違規行為,要以其實際構成的法律關系確定其效力和各方的權利 義務。對于以金融創新名義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集資詐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嚴格依法規制高利貸,有效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金 融借款合同的借款人以貸款人同時主張的利息、復利、罰息、違約 金和其他費用過高,顯著背離實際損失為由,請求對總計超過年利 率24%的部分予以調減的,應予支持,以有效降低實體經濟的融 資成本。規范和引導民間融資秩序,依法否定民間借貸糾紛案件 中預扣本金或者利息、變相高息等規避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 限的合同條款效力。
3.依法認定新類型擔保的法律效力,拓寬中小微企業的融資 擔保方式。豐富和拓展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擔保方式,除符合合同 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合同無效情形外,應當依法認定新類型擔保 合同有效;符合物權法有關擔保物權的規定的,還應當依法認定其 物權效力,以增強中小微企業融資能力,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 難、融資貴問題。
4.規范和促進直接服務實體經濟的融資方式,拓寬金融對接 實體經濟的渠道。依法保護融資租賃、保理等金融資本與實體經 濟相結合的融資模式,支持和保障金融資本服務實體經濟。對名 為融資租賃合同、保理合同,實為借款合同的,應當按照實際構成 的借款合同關系確定各方的權利義務,防范當事人以預扣租金、保 證金等方式變相抬高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5. 優化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法治環境,滿足多樣化金融需求。依法審理證券、期貨民商事糾紛案件,規范資本市場投融資秩序,引導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 環節,更好滿足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6.準確適用保險法,促進保險業發揮長期穩健風險管理和保 障的功能。妥善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依法保障各方當事人利 益。充分發揮保險制度的核心功能,管理和分散實體經濟運行中 的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法律責任以及信用等風險。依法規范保險 合同糾紛當事人、保險中介等各類市場主體行為,防范不同主體的 道德風險,構建保險誠信法治體系。
7.依法審理互聯網金融糾紛案件,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依 法認定互聯網金融所涉具體法律關系,據此確定各方當事人的權 利義務。準確界定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與網絡借貸合同當事人 之間的居間合同關系。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與出借人以居間費 用形式規避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規定的,應當認定無效。 依法嚴厲打擊涉互聯網金融或者以互聯網金融名義進行的違法犯 罪行為,規范和保障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8.加強新類型金融案件的研究和應對,統一裁判尺度。高度 關注涉及私募股權投資、委托理財、資產管理等新類型金融交易的 案件,嚴格按照合同法、公司法、合伙企業法、信托法等法律規范, 確定各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發布指導性案例,通過類案指導,統 一裁判尺度。
9.依法規制國有企業的貸款通道業務,防范無金融資質的國 有企業變相從事金融業務。無金融資質的國有企業變相從事金融 業務,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又高利轉貸的,應當根據《最高人民 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四條的規定,依法否定其放貸行為的法律效力,并通過向相應的主管部 門提出司法建議等方式,遏制國有企業的貸款通道業務,引導其回歸實體經濟。
10. 依法打擊資金掮客和資金融通中的違法犯罪行為,有效規 范金融秩序。對于民間借貸中涉及商業銀行工作人員內外勾結進 行高利轉貸、利益輸送,或者金融機構工作人員違法發放貸款,以 及公司、企業在申請貸款過程中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貸款、實施貸款詐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切實維護金融安全
11. 依法處置“僵尸企業”推動經濟去杠桿。加強破產審判工 作和體制機制建設,充分發揮破產程序在依法處置“僵尸企業”中 的制度功能。對于已不具備市場競爭力和營運價值的“僵尸企 業”,及時進行破產清算,有序退出市場,切實減少無效供給、化解 過剩產能、釋放生產要素、降低企業杠桿率,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 改革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