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我國知識產權數量與質量不協調、區域發展不平衡、保護還不夠嚴格等問題依然突出。核心專利、知名品牌、精品版權較少,布局還不合理。與經濟發展融合還不夠緊密,轉移轉化效益還不夠高,影響企業知識產權競爭能力提升。侵權易發多發,維權仍面臨舉證難、成本高、賠償低等問題,影響創新創業熱情。管理體制機制還不夠完善,國際交流合作深度與廣度還有待進一步拓展。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由知識產權大國向知識產權強國邁進的戰略機遇期。國際知識產權競爭更加激烈。我國經濟發展進入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常態。知識產權作為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作用更加突出。各地區、各相關部門要準確把握新形勢新特點,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破除制約知識產權發展的障礙,全面提高知識產權治理能力,推動知識產權事業取得突破性進展,為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的全鏈條,嚴格知識產權保護,加強知識產權運用,提升知識產權質量和效益,擴大知識產權國際影響力,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識產權強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創新引領。推動知識產權領域理論、制度、文化創新,探索知識產權工作新理念和新模式,厚植知識產權發展新優勢,保障創新者的合法權益,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熱情,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堅持統籌協調。加強知識產權工作統籌,推進知識產權與產業、科技、環保、金融、貿易以及軍民融合等政策的銜接。做好分類指導和區域布局,堅持總體提升與重點突破相結合,推動知識產權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堅持綠色發展。加強知識產權資源布局,優化知識產權法律環境、政策環境、社會環境和產業生態,推進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促進產業低碳循環發展,推動資源利用節約高效、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國發〔2016〕86號 國家知識產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