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發展進入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和動力轉換的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協調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建設生態文明,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創新突破資源環境瓶頸制約。應對人口老齡化、消除貧困、增強人民健康素質、創新社會治理,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創新支撐民生改善。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維護國家安全和戰略利益,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創新提供強大保障。同時,我國國民收入穩步增加,市場需求加速釋放,產業體系更加完備,體制活力顯著增強,教育水平和人力資本素質持續提升,經濟具有持續向好發展的巨大潛力、韌性和回旋余地,綜合國力將再上新臺階,必將為科技創新的加速突破提供堅實基礎。
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要求相比,我國科技創新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深層次問題,主要表現為:科技基礎仍然薄弱,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原創能力還有很大差距,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許多產業仍處于全球價值鏈中低端,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還不夠高。制約創新發展的思想觀念和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不高。高層次領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十分缺乏,創新型企業家群體亟需發展壯大。激勵創新的環境亟待完善,政策措施落實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強,創新資源開放共享水平有待提高,科學精神和創新文化需要進一步弘揚。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國務院印發 國家科技創新 規劃 十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