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根據市委關于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的戰略部署和要求。合肥市公管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省農交所攜手合肥市農委、試點縣,圍繞構建市縣鄉三級聯動的一體化建設,先行先試,大膽推進,通過出臺規章制度、親赴縣區鄉鎮指導、選取試點等一系列措施,不斷拓展規范交易品種、交易行為、交易過程,實現農村資產、資源交易的最大化。
首先是強化制度建設,配套出臺了一系列交易規則和實施細則。先后出臺了《關于規范農村產權交易管理工作的意見》、《合肥市農村產權交易管理暫辦法》等文件。同時深入縣區開展制度培訓,進一步解釋傳達了今年市委6號、7號文件中關于規范運作農村土地流轉的相關精神并著重就市公管局與市農委牽頭制定的《合肥市農村產權交易規則(草稿)》等相關文件做了培訓講解。為全市農村產權規范交易工作的全面鋪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是親赴縣區鄉鎮調研指導,在市縣區一體化建設中推動農村產權改革。今年,中心先后赴經開區芙蓉社區、廬江縣樂橋鎮、長豐縣、廬江縣金牛鎮等地,就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林權、宅基地以及集體資產等項目流轉工作做指導對接。調研中,對各地發展狀況、農村產權開展情況、土地流轉資源等進行了摸底咨詢,掌握了第一手資料。針對各地實際情況,在網絡平臺建設、經紀人隊伍培養、鄉鎮信息報送、統一交易文本等方面做了充分指導。
再次是精心選擇試點,為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抓手。選取長豐縣作為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試點單位,專門成立了試點工作領導小組進行試點工作的組織和協調,試點工作由點到面有序開展。莊墓鎮葛塘埂外側的林木產權交易作為此次改革首例項目,省農交所創新交易方式,采取網上競價,項目掛牌交易底價為26萬元,最終以40.4萬元的價格成功交割 ,增值14.4萬元,增值率達55.38%。上半年,長豐縣共辦結農村產權交易項目44個,預算金額8961萬元,成交金額5113.45萬元,節約(增值)資金3847.55萬元,交易類型得到拓展,農村產權交易管理進一步規范。長豐縣農村產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順利推進為全面推動安徽省農村綜合產權交易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下一步,安徽省農村綜合產權交易所將總結成果經驗,不斷創新摸索,繼續扎實推進農村產權工作,為農村產權項目拓展開創更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