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層次資本市場日益細分的趨勢下,各地的產權市場下一步怎么走?蘇浙滬皖三省一市20家產權交易所最新確立了合作發展行動方案,建立長三角一體化交易平臺,統一交易規則。業內專家認為,產權市場應繼續立足基礎性權益市場的定位,走“大區域”市場的路,以并購及中小企業股權融資為突破點。
靈活必須規范
創業板、中小板、新三板,國內資本市場的層次性正在不斷提升。與證券市場的標準化交易方式不同,以國資進場交易為起步、采取非標準交易方式的國內產權市場,如何定位、如何走出新的步子,一直是業內熱議的話題。
“產權市場應繼續定位在基礎性權益市場的位置上。”產權界的資深專家、長三角一體化市場方案制訂者之一王龍對記者說。產權市場的特點是靈活,能夠把多種交易手段“組合”起來;同時又必須規范,針對其“非標準”的特點建立嚴格的風險控制機制。
根據產權市場近年來的發展特點,走“大區域”市場的路,是大勢所趨。各地產權交易所此前也形成了長江流域、北方等區域共同市場,但都比較“松散”。此次長三角探索建立緊密型的一體化區域交易平臺,就是為了在交易功能和價格發現上真正實現“大區域”優勢。
并購融資是突破點
產權市場處于資本市場的“塔基”,針對的“企業面”最廣。據產權界的一項統計,目前產權市場的并購融資量,已占到全國并購融資總量的“半壁江山”。
此次長三角建立產權交易一體化市場,也將以并購融資作為突破點。王龍說,并購融資包括并購業務、中小企業股權融資業務及并購過程中的融資業務等。
在此前較為松散的長江流域共同市場的平臺上,最近3年來涉及的產權并購重組交易已高達1.5萬多宗,交易金額達1萬億元,其中非公并購的宗數及交易金額均占四分之一左右。
此次,長三角產權交易所將共建并購融資信息平臺,發布各類企業并購、增資、融資需求信息。同時,共建投資人信息庫。
交易規則統一是關鍵
“產權市場,必須是業務創新與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制度要跟上業務。”產權界人士認為。
在此前的一次長江流域產權市場研討會上,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總裁蔡敏勇認為,為并購業務及中小企業提供創新的融資服務,是產權交易機構立足于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有的交易所把銀行、評估、典當、擔保、拍賣、小貸公司等機構在產權市場集成金融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務;有的機構則拓展非國有中小企業股權質押融資登記業務。
此次建立區域一體化平臺后,共同制定交易規則是一大關鍵。據王龍透露,長三角產權市場將研究建立健全適合產權市場的股權眾籌、股權私募發行融資和交易制度,建立符合法律規定和產權市場特點的合格投資者標準,明確股權眾籌和股權私募發行的投資者適當性要求和面向同一類投資者的信息披露要求,規范產權市場融資業務。
目前,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已經在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建立了市場化服務平臺。今后,長三角區域內產權交易機構將共同探索自貿區內的金融產權和跨境并購業務。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