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5日,證監會召開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通報了證監會加大對上市公司承諾履行監管力度的有關情況,發布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信訪工作規則》,介紹了開展各類交易場所現場檢查的最新情況。另外,還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其它問題。
問:能否介紹一下開展各類交易場所現場檢查的最新情況?
答:2011年11月以來,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在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的統籌協調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積極推進各類交易場所的清理整頓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清理整頓工作的繼續推進和交易場所的規范管理中,也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已通過驗收地區存在違規行為“死灰復燃”的苗頭等。為鞏固清理整頓工作成果,推動各類交易場所持續健康發展,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6月底發出《關于開展各類交易場所現場檢查的通知》(清整聯辦【2014】28 號,以下簡稱通知),決定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對各類交易場所集中開展一次現場檢查。目前,各地區的現場檢查正在進行中。
此次檢查的重點檢查對象是貴金屬類、文化產權及藝術品類和股權類交易場所,以及投訴舉報和媒體負面報道較多的其他交易場所。檢查內容是交易場所的設立審批、業務運行、內部管理是否符合《國務院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國發〔2011〕38 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2〕37 號)以及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發布的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規定,重點是交易品種、交易方式、投資者人數是否符合規定,是否存在非法證券期貨交易。具體工作安排是,首先要求所有交易場所進行自查,然后由各證監局會同當地省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選取貴金屬等四類重點檢查對象以及一定比例的其他交易場所進行現場檢查,各地區檢查基本結束后,部際聯席會議將組織有關成員單位,再對部分地區的檢查情況進行抽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將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依規予以處理。
建立各類交易場所的長效監管機制,對于鞏固清理整頓工作成果和促進交易場所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在這方面作了積極探索。但從近期投訴舉報和媒體報道的情況來看,一些地方的長效監管機制尚待建立,日常監管職責仍需進一步落實。對于這一問題,我會和聯席會議其他成員單位高度重視,將結合此次現場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并努力推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