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政策法規專區
2014-06-16
□本報記者 王小偉
由國家發改委會同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等部門起草的《關于整合建立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方案(征求意見稿)》日前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6月15日為征集意見的截止日。知情人士透露,相關部門或將對各方意見和建議進行匯總,各地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統一規范工作進展或將提速。
根據《方案》,2015年年底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建設工作將全面展開,省、市級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初步形成。2017年年底,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形成規則統一、公開透明、服務高效、監督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較為完善的公共資源配置機制基本建立。
有業內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說,隨著中央巡視組巡視工作的進展,某些領域在招投標方面的暗箱操作等將逐步浮出水面。通過整合建立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有利于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
全流程透明化管理
《方案》指出,中央部署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以來,各地積極探索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建設。目前,按省市縣三級初步統計,全國約有集中的公共資源交易有形市場1203個,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交易、政府采購等各類單項交易有形市場2794個,相應的電子化交易平臺建設也加快推進。這對于規范公共資源交易活動,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是由于缺乏統一指導,各類交易市場和平臺建設模式多樣、性質各異,建設和運行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突出問題,主要是:不同地區、甚至同一轄區內各交易市場規則不統一,同一類資源的交易市場交易流程也不統一,有的甚至相互沖突;一些地方、行業違規設置審批或備案,阻礙或者排斥其他市場主體進入市場交易,地方保護和行業分割仍然存在;一些交易市場定位不清晰,“管辦不分”、同體監督,違規干預市場主體行為和亂收費問題突出,有的甚至直接從事招標代理等中介業務;交易過程不夠公開透明,行政監管與市場操作邊界不清晰,監管缺位、越位和錯位問題不同程度存在;濫用權力、以權謀私和權錢交易等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等。這些問題嚴重制約公共資源市場配置機制的有效運行,影響統一開放的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形成,亟須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方案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進一步簡政放權,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新一屆國務院明確要求,要轉變政府職能,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方案表示,整合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交易、政府采購等平臺,建立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有利于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政府監管和公共服務能力;有利于完善公共資源市場配置機制,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有利于推進監管體制機制創新,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透明化管理,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
與此同時,《方案》提出將以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驅動;堅持整合資源、創新監管;堅持統一規劃、分類指導,為整合建立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基本原則。
明確“九大任務”
對于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建設,《方案》明確提出了九方面重點任務:一是明確平臺性質功能;二是加強統籌規劃指導;三是有序推進平臺整合;四是統一制度規則體系;五是推進信息公開共享;六是整合專家和場所資源;七是規范平臺服務行為;八是完善監管體制機制;九是推進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
在推進信息公開共享方面,方案規定要加強公共資源交易信息系統建設的規劃指導,建立健全信息公開制度和集中共享機制,研究制定全國統一的信息共享標準體系。大力推進公共資源交易電子化,鼓勵電子交易系統向市場化、專業化、集約化發展,逐步從有形市場交易到電子化無形交易,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各省市人民政府應通過整合連接各分類、分專業電子化交易信息服務系統,建立本地區統一的電子化交易信息服務系統,實現招標采購公告、資格審查、變更信息、更正公告、中標公示、成交信息等公共資源交易全過程信息公開。加快國家、省、市信息服務系統的互聯互通,并與電子政務公共基礎設施有機銜接,實現交易和監管信息數據交換和集中共享。加快建立全國共享市場信息數據庫和驗證互認機制。
《方案》在“九大任務”中還要求,各省(區、市)人民政府要制定本地區平臺資源整合方案。根據國家公共資源交易項目基本目錄,編制本地區統一的項目目錄。要研究制定全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運行和服務指導性標準。根據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競爭性交易、國有產權交易、政府采購等法律法規和交易特點,制定發布全國分類統一的交易流程和標準規范,統一注冊登記、信息發布、專家抽取、專家評審、競價交易、評標公示、結果公告等。
在組織實施方面,方案指出,為推進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建設,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商務部、國資委、稅務總局、國家鐵路局、民航局等部門成立整合建立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部際聯席會議,負責統籌指導和協調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規范工作。
公共資源交易改革提速
根據此前媒體報道,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都采取“一委一辦一中心”模式:“一委”是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一辦”是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一中心”是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交易前,相關行業的主管部門依法對公共資源進場交易進行監督;交易中,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行場內監督和管理,確保交易活動的公開、公平和公正;交易后,由行業主管部門對履約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并向平臺反饋,錄入誠信平臺,紀檢監察機關對交易各方活動實施監督。這種模式離西方國家有關公共采購四個方面完全分離的狀態還相差很遠。
有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早在2013年下發的《國務院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方案》就已經提出,要在2014年6月底前提出整合建立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方案。在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政府采購(GPA)等列入政府重點推動工作之一。有分析認為,公共采購領域的對外開放將加快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26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共采購分會正式成立,全國各類公采機構從此有了“娘家”;并且還推出了公共采購平臺“國家隊”——中國公共采購網——的電子商務服務產品“公采通”。
業內人士預計,隨著6月15日方案向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征集意見的結束,相關部門對意見和建議進行匯總后將正式方案公布實施,各地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統一規范工作也將有計劃地展開,各地在公共資源交易改革方面有望明顯提速。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