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五年多,年虧損百萬元,原本立志成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在深圳的航天軍民兩用技術產業化平臺,深圳市航天高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航天高科”)似乎還未完成使命,便開始尋找新的股東。近日,航天科技集團兩子公司擬以10.66億元的高價掛牌轉讓深圳航天高科40%的股權,為其尋找新的“金主”。
大手筆投建地產項目
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官方網站上,一則發布于2008年3月12日的新聞這樣寫道:“為充分發揮航天高科技對國家戰略性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加快推進深圳自主創新作為城市發展主導戰略的目標,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與深圳市政府確定了戰略合作關系。雙方將共同打造集團公司在深圳的管理中心、軍民兩用技術研發中心、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交流中心等航天高科技轉化平臺,形成高科技產業集群,實現產業升級,支持我國航天科技產業和深圳經濟社會的發展。”
該新聞所指的“平臺”就是此次擬掛牌轉讓股份的深圳市航天高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2008年1月31日,航天科技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航科新世紀科技發展(深圳)有限公司和深圳航天科技創新研究院三家股東出資人民幣7億元,合資成立了這家投資管理公司,以推進航天軍民兩用技術在深圳的產業化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成立以后的很大一部分工作是買地、造房。2008年3月,深圳航天高科以4.95億元競得深圳市南山后海中心區一商業土地,用來建設公司的主要經營項目——“航天科技廣場”。盡管該項目美其名曰“發展成具有航天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交流中心和運營管理中心等功能的南方運營總部”,但該項目的定位又稱“具有航天標識的城市地標建筑,能夠充分體現出高科技、智能化的甲級商務寫字樓”。
在投建地產項目的同時,深圳航天高科的業績卻連年虧損。公司2012年營業收入為零,凈利潤虧損844.63萬元,2013年1-10月營業收入依然為零,凈利潤虧損501.33萬元。基準日為2013年6月30日的評估報告顯示,其凈資產的賬目價值為6.78億元,但評估值卻高達26.64億元,增值近3倍。
引新股東解資金渴
深圳航天高科的三大股東均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嫡系”。第一大股東航科新世紀科技發展(深圳)有限公司是航天科技集團在港上市公司——中國航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主營項目為衛星應用系統技術,持股60%。
其余兩大股東分別是航天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和深圳航天科技創新研究院,分別持股40%。航天投資是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授權的投資管理主體和資產經營平臺,在衛星應用、信息技術等領域開展產業孵化、戰略并購和投資融資等業務。研究院則由航天科技集團、深圳市政府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合作創辦,是航天科技集團在珠三角地區軍民兩用的航天技術發展的研制基地。
或許是房地產投資急需資金解渴,深圳航天高科的第二、三名股東將轉讓所持公司40%的股權,而第一大股東也放棄行使優先購買權。對于受讓方,其開出的條件較為苛刻,要求其無條件承諾:在交易合同簽署后3個工作日內付清60%的交易價款即6.39億元,不尋求對標的企業的控股地位,承諾接受標的公司章程中的全部條款。此外意向受讓方應具備一定的商業物業運營經驗,并具備在深圳市進行投資及與當地政府溝通協商的相關經驗。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