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惠州中航科技工業有限公司6.67%股權的轉讓公告出現在深圳聯交所網站,其轉讓為上市公司通產麗星的控股子公司深圳市京信通科技有限公司。這意味著,通產麗星去年4月份在第二屆董事會上的一項決議至今仍未能執行完畢。
當初200萬元入股的一項投資,在兩年之后,僅以249萬元的價格轉讓,京信通的獲益談不上豐厚。退出的背后,或是對惠中航科技的籌備進度感到無奈。資料顯示,從2008年成立之后,惠中航一直處于籌備階段,未能產生效益。
京信通平價轉讓
資料顯示,惠中航科技成立于2008年初,注冊資本3000萬元。主營業務為電子機械,公司的經營范圍仍處籌備狀態,現職工數僅為7人。
股權結構圖顯示,惠中航科技現有四名股東:深圳中航信息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為惠中航科技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83.33%;京信通與自然人陳明持股比例為6.67%,并列公司二股東;自然人袁銘澤持股比例為3.33%。以2012年3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惠中航科技凈資產為3640.77萬元,京信通的股權對應價值為242.83萬元,與轉讓價格相當。
惠中航科技業務進展緩慢
事實上,這已經是京信通的第二次轉讓,在去年4月份通產麗星的一則公告中,京信通就準備將該項股權轉讓。
去年4月份的通產麗星第二董事會決議公告顯示,同意控股子公司京信通科技有限轉讓其所持惠中航科技的6.67%股權。
通產麗星公告顯示,惠中航科技自成立以來一直未實際經營,公司仍處于籌備階段。財務數據顯示,公司2009年至2011年主營收入為零,而營業成本卻居高不下,公司2009年至2011年虧損的凈利潤總和已接近150萬元。
根據惠中航科技的發展規劃,公司未來將以“生產專業打印機;計算機、打印機及外圍設備的研發、銷售、售后服務、維修及配件耗材的銷售”為主業。通產麗星及京信通表示其主營業務與公司的關聯性不大,也與通產麗星及京信通的發展戰略不符,出于資源的合理配置以及集約化的發展考慮,董事會同意轉讓京信通所持惠中航科技股權。
此次的股權再度轉讓,表明去年京信通的轉讓并未有接盤方,而綜合現有信息來看,惠中航科技去年的業務同樣進展不順。通產麗星的2011年年報顯示,京信通對惠中航科技的股權投資成本為200萬元,屬于長期股權投資,從此次轉讓價格觀察,京信通對惠中航科技京信通的投資獲益甚微。但僅僅過去二年,惠中航的主營業務和業務進展已經讓通產麗星和京信通頗為失望。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