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第二屆)中國股權投資趨勢與創新高峰論壇近日在惠州舉行。與會嘉賓圍繞“研判新周期、剖析新結構、掌握新商機”主線,深入探討了股權投資領域的新趨勢和創新模式。而當前IPO渠道擁堵的現狀,催生了PE投資方向和退出渠道的多樣化。
PE扎堆新三板
相關統計顯示,新三板正成為VC/PE和其他機構優質項目的發現平臺。據國信證券場外市場部總經理魯先德介紹,2012年新三板完成了23家掛牌企業定向增資,總的融資額是8億多元,平均市盈率15.79倍。參與定向增資的機構除原有股東外,還有諸多專業投資機構。
據國信證券統計,去年新增的80多家投資機構里面有51家屬于VC和PE機構。例如,天津久日化學有兩家知名創投參與投資,深創投2011年1月份4.17元入股了久日化學,占公司總股本的6.56%。深創投進入之后,久日化學完成了改制。去年,同創偉業創投公司南海成長以7.36元的價格增資久日化學。久日化學在9月7號掛牌之后,當天的價格是9元多。從股權投資的角度講,不論是深創投還是同創偉業的南海成長,都獲得了比較豐厚的收益。
同時,新三板還是投資項目培育和管理的平臺。例如,華宇軟件在新三板掛牌之前,唯一一筆銀行貸款是寫字樓按揭。在新三板掛牌后,招行給了華宇軟件持續的貸款,華宇軟件發展非常迅速,其以定向增資方式并購了廣州一家公司,業務覆蓋到華南地區。
此外,新三板不僅是股權退出的平臺,還是項目孵化的一個平臺。盡管PE更多地愿意通過IPO退出,但通過新三板這個市場并購來退出,也是非常好的方式。百度[微博]通過新三板交易系統買入并成為企業大股東,就是一個產業資本整合的例子。
IPO擁堵催生PE二級市場
PE二級市場,是在退出渠道狹窄、IPO渠道擁堵的現狀下催生出來的一個新興市場?
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副總裁于波認為,PE二級市場的買方大致有以下三類:第一類是專業的二級市場基金;第二類是大型銀行,如像高盛、UBS、摩根史丹利,它既作為賣方也作為買方;第三類是部分原來做一級市場的基金,后來也轉到二級市場。2009年推出創業板時,我國PE公司投資資金總規模達7800多億元,通過這幾年的消化和退出,目前還有6000多億元。在IPO暫停的背景下,很多PE企業不知道哪年哪月能退出,這就需要PE二級市場。
去年6月,中國PE二級市場聯盟成立。全國有28家聯盟創始單位,其中兩家是國外著名PE二級市場基金管理公司;目前聯盟單位已發展到100多家。設立有專項二級市場基金,在整個行業里面尋找最有效的PE資產進行交易和收購。買方機構在買了這些資產后大量消化,有的賣給上下游企業,有的機構持續持有,或者通過IPO之類的形式來退出。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