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企混改資訊
2018-04-17
安徽建工集團作為安徽省的老牌國企,于2017年8月成功整體上市,其“整體上市+配套融資+員工持股”的方案設計,開創了安徽省內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功先例。近日,受訪人士表示,安徽建工集團整體上市,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并為企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及下一步資源整合奠定了基礎。
股權資本結構亟待調整
深化國企改革是安徽加快推進省屬企業調轉促步伐的重要舉措。“安徽省屬企業中傳統產業占比仍然較大,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優化調整任務艱巨。”安徽省國資委企業改革重組處處長高維民告訴記者。與此同時,一些企業的體制機制不活,在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市場化經營機制方面還有較大差距,迫切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安徽建工集團的混改重組上市即是當地全面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部署之一。
“安徽建工集團發展歷史較長,而且歷經多次重組,在股權管理方面存在聯合持股、交叉持股、股權結構分散、自然人參股、未進行公司制改革、企業規模過小等諸多問題。”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主要負責同志表示,原本混亂的股權結構已經不利于企業的成長發展。
與此同時,作為國有老企業的安徽建工集團,離退休等各類非生產性人員較多,企業歷史包袱和社會負擔較重。整體上市前,企業每年需從經營利潤中支出近6000萬元用于各類人員費用,對改革發展形成較大拖累。
“由于產能過剩,集團利潤在全面深化改革之前,利潤呈現了負增長。”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改制辦主任黃代說,2015年為改革之前,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利潤同比呈現負增長,為-8.23%。
此外,人才流失也逐漸成為集團改革前發展中面臨的亟待破解的難題。安徽建工集團處于市場充分競爭類行業,人才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而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技術類和管理類人才流失的現象嚴重。“很多干部在集團到了一定管理層后遇到了職業瓶頸,不愿意繼續留下來。”黃代說,集團花時間和精力培養的人才無形中不斷流失,改革勢在必行。
開創安徽國企混改成功先例
安徽建工集團通過其“整體上市+配套融資+員工持股”的方案設計,開創了安徽省內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功先例。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向社會募集配套資金,保障資本安全性。按照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安徽建工集團自有10億元資產,并向社會公開募集10億元,募集的對象主要包括社會投資者與員工以現金方式出資。為保障國有資產安全,社會投資者主要以省屬企業和具有一定國資背景的企業為主;集團內面向技術、管理類業務骨干以現金出資方式參與上市公司定向增發。
二、優化資本結構,增強國有資本控制力。安徽建工集團是安徽省規模最大且最早擁有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的企業,為進一步促進省建工集團做強做大,2007年和2011年,省國資委先后實施省建工集團與原省路橋集團、省水建總公司戰略重組。在與省水建總公司重組中,同步謀劃依托上市公司安徽水利,加快省建工集團整體上市工作,改善企業資本結構。通過此次整體上市,省建工集團主營業務資產全部注入上市公司,不僅實現省建工集團資產證券化,同時較好解決了省建工集團對上市公司持股比例過低問題,將上市公司國有股比例從16.07%提升至32.33%,大大增強國有資本控制力。
三、實施股權整合,提升資源配置質效。在整體上市中,通過公司制改革、股權無償劃轉、內部協議轉讓、對外公開轉讓以及清算注銷等方式,先后對系統內約60戶企業進行全面股權整合,其中公司制改革6戶、內部無償劃轉19戶、內部協議轉讓11戶、對外公開轉讓6戶、清算注銷18戶,形成了“產權關系明晰、管理層次扁平、股權比例合理、業務板塊突出”的產權結構。
四、完善激勵機制,夯實企業人才根基。實現“整體上市+配套融資+員工持股”一攬子方案,一次審核兩次發行,集團及下屬企業的管理和業務、技術骨干3600人以現金方式出資50520萬元,參與上市公司定向增發,持股比例達到5.38%;并對員工持股特別是管理層持股設定較長的鎖定期,進一步打造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鞏固人才根基,釋放企業活力。目前,員工已成為集團第二大股東。
五、減輕歷史包袱,促進企業輕裝簡行。為加快推進省建工集團整體上市,省政府及有關部門按照企業為主、政府支持相結合的原則,積極支持省建工集團減輕離退休人員等各類非生產性人員歷史包袱和社會負擔。通過三年集中攻堅,目前企業已全面解決社保問題,內退、協保及待崗人員基本處置完畢,企業社會負擔問題妥善化解,為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