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要包含13項方案“1+N”究竟有哪些方案?目前國資委沒有對外公布。
但從近20次國資委召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記錄來看,“1+N”中至少要包含13項方案。首先,1+N中的是《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建議稿)》,未來在中央和國務院審定通過后,這項文件將成為當前國企改革的最重要的指導性文件。在N的方面,首先從國資委層面要實現自我改革,因此會出臺一份《關于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總體方案(建議稿)》。其次,要明確好央企的分類,而且這項分類將被應用到改革的各個環節。
如果前面的意見是“綱”,分類方案就是目,綱舉目張后整個改革才將體系成型。國資委審議了兩份文件:一份是《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功能界定分類方案(征求意見稿)》。
彭建國也對本報記者透露,央企總體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但實際上最終還是三類,即商業一類、商業二類、公益類也即公共服務類。商業一類是指競爭類的企業,以完全市場化和保值增值為目標;商業二類是指特殊功能類的企業,同時具備市場化和社會化目標;公益類則是完全社會化的目標。商業一類的企業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戰場。第二份文件是針對企業遠期規劃的——除了南車與北車、中電投與國核技之外還關注哪些要重組整合的,可看看這份文文件。它就是《中央企業布局結構調整總體方案(征求意見稿)》。
混合所有制接下來,混合所有制該出場了。國資改革中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重點工作,按照目前的會議紀要,國資委已經審議了《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股中央企業投資項目暫行法(建議稿)》。在實行混合所有制的過程中,將要試點員工持股,國資委已經審議了《關于混合所有制企業實行員工持股試點的指導意見》。
下一步在央企中推行的員工持股仍將以試點的方式推進,先試再推。目前市場傳言的是,此次實現員工持股的試點企業將主要在商業一類企業中選取,商業二類和公益類一般不實行。實行混合所有制后,國企需要給混合所有制企業在勞動和用工政策上松綁。
同時,混合的時候需要解決國企的歷史遺留問題、讓能被混合的資產干干凈凈地同民資融合。為此,國資委也審議了《加快剝離國有企業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除了職工,實行混合所有制后隊對企業負責人的監管更為重要。目前,國資委已經審議了《中央企業領導班子職位標準建設工作報告(送審稿)》。
發展混合所有制,最需要防范的問題是國有資產流失,為此國資委準備了多份文件對此實施預防。國資委會議討論了《關于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產監督防范國有資產流失的意見》,審議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外派監事會工作的意見》,審議了《關于建立國有企業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制度的意見(送審稿)》,研究了《關于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和內部人控制的意見》。
企業層面,除了已經確定的六家改革試點之外,據本報記者了解,還有多家央企在自定改革草案以供國資委第二批試點選擇。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國資改革 混合所有制 國有股權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