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醫藥國企目前亟待提高產業和產品結構,提升盈利能力,通過醫藥國企的混改,導入戰略投資者,則可以通過戰略投資者的經驗、技術、能力和資源來有效提升國企的經營質量和水平。”上述專家表示。
醫藥國資盈利能力相對較弱,效率亟待提升,從經營層面看,上市國企凈利潤占比僅為29.2%,低于49.2%的收入占比,國企改革則有利于提升醫藥國企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
同時,醫藥國企的亮點也十分明顯,在面臨競爭時,擁有著品牌和資源優勢,規模也在同行業中處于領先水平,只要完善激勵機制和加強自身管理,借助國企改革的東風,其釋放潛力的空間巨大。
如在談及注資哈藥集團時,中信資本直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高級董事總經理信躍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哈藥的優勢在于有良好的品牌、較高的市場認可度,產業技術優勢,以及很多醫藥品種,尤其在保健品領域、OTC領域的品牌非常好。
優質標的贏得先機?
醫藥國企混改不僅有利于國企釋放活力,對民資來說也是可行的選擇:“你不參與醫藥企業的混改,很可能是你的競爭對手參與,出于追求商業的投資回報、鞏固行業地位等原因,民資必然會參與國企改革。”
上海財經大學500強企業研究中心教授宋文閣則表示,從民營經濟角度看,可以有效打破壟斷領域,積極引進國有企業、資本,通過資本融合,來實現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效率,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力軍。
多份行業研報則認為,醫藥商業國企或在混改中贏得先機。如國開證券研報提出,醫藥商業企業普遍面臨回款周期長,資金占用量大的問題,引入戰略投資可顯著降低公司的財務杠桿,緩解資金的營運壓力,且醫藥商業行業符合政策規定的商業性競爭行業的標準,有望在混改中率先迎得先機。
實際上,無論細分領域如何,對于資本而言,具備產品優勢、品牌優勢和規模優勢的優質國企會比較有吸引力。資本的介入有助于國企體制的盤活,而具體的作用要看資本介入的目的,是財務投資還是戰略投資,不同的目的發展境況不一樣。
不過,醫藥企業的國企改革一方面受到中央和地方在國企改革方面政策的影響,還要受到國家醫改政策的影響,政策的導向性很強,其進程和力度都存在不確定性。對戰略投資人來說,關鍵是要鞏固政府關系、正確把握政策走勢、具備足夠的耐心,以及在混改時突出自身的資源、能力、經驗優勢和在國企做大做強上如何提升商業價值。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醫藥國企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