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企改革是貫穿一年的主題,持續升溫。第三批混改試點的入圍央企正在逐步揭開面紗,一共是31家,其中中央企業子企業是10家,地方國有企業21家。此外,2017年里,“混改”讓聯通頻上新聞頭條。除了聯通,另外兩大運營商的所有制也發生變動。近期已有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多家央企宣布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梢灶A見2018年國企將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迎來全面改革施工期,電信業混改有望成重頭戲。
混改大戲愈演愈烈
2017年是國有企業改革全面深入推進的一年,混合所有制改革被看做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細分來看:
電信領域,聯通的混改探索邁上了新臺階。聯通混合所有制改革交易對價逾770億元,戰略投資者將認購90億股,騰訊、百度、京東、阿里等入局。“混改”給持續虧損的聯通帶來了充沛資金以及互聯網活力,隨著“混改”的落地,聯通正煥發新機。
航空領域,東航物流的混改被稱作是第一個完成央企混改的試點�;旄暮�,東航集團放棄持有絕對控股權,僅持有股比45%,另外55%分散在聯想控股、綠地集團、普洛斯、德邦物流和東航物流核心員工持股層,尤其是核心員工持股比例達10%。
電力領域,神華集團和國電集團合并重組成立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成為我國近年來最大規模的央企重組。
石油行業也在不斷向國企改革大潮靠近。中國石油集團電能有限公司近日正式組建,并已申請納入國家第三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單位。除此之外,中鐵總、中糧、中金珠寶等混改均蓄勢待發。在頂層設計不變的路線之下,混改概念深入人心。
國企改革深度推進,電信業混改有望提速
對于混改來說,成績是最好的證明。據國務院國資委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前11個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467397.6億元,同比增長14.5%,利潤總額26008.1億元,同比增長23.5%。中央企業實現營收23.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3%,利潤總額13253.3億元,增長17.2%,增速創近5年同期最好水平。
國務院國資委提供的一系列數字還顯示,截至2017年12月19日,中央企業集團層面公司制改制方案已全部批復完畢,各省級國資委出資企業改制面達到95.8%。87家中央企業建立了董事會;已在重點領域確定3批50家混改試點企業,中央企業中已開展混改企業戶數占比達68.9%。成功實施3組7家企業重組,監管央企戶數由2003年的196家調整至98家;中央企業集團層面和31家省級國資委出資企業功能界定與分類工作已經完成。
改革并不止步于此,近期公布的第三批混改試點央企名單數量出現了明顯增加。入圍第三批混改試點的企業合計31家,中央企業子企業是10家,地方國有企業21家,地方企業占比更高。
2018年,重要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將進一步有序推進。而從電信業來看,在中國移動宣布公司制改制完成的同一天,在工信部召開的2018年度會議上,工信部部長苗圩也提出,2018年要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加快重點領域改革,做好電信、軍工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電信業混改有望成重頭戲。
國企混改如何走好“未來之路”?
2018年將是國企改革縱深發展年。加快“戰略性”重組,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成為目標,央企進入大企業時代。
對于央企混改來說,需要高度關注可能產生的矛盾和問題。在推進混改的過程中,需要防止國資流失,這是改革的底線。要防止在混合決策時國資流失,重大改革事項不能由一個人或少數人說了算。要防止在審計評估時國資流失,不能讓有利益關聯的評估機構參與財務審計和資產價值評估,要防止在市場交易時國資流失,應該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由市場決定交易對象,讓市場發現國資價格。
與此同時,混改不能只注重形式,還是要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要注重公司化治理和市場化經營。“目前,少數國企完成了‘混’,但是還沒完成‘改’;多數國企仍還未完成‘混’�?傊�國企混改仍在進行中�;旄牡男Ч麜簳r還看不出來。效果大約在兩三年后顯現。”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如是說。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國企改革 電信業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