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晚,中國聯通集團下屬A股上市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聯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正式發布。聯通引入具有協同效應的戰略投資者,改變“一股獨大”“一企獨大”,重構電信市場競爭格局。
8月20日晚,中國聯通集團下屬A股上市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聯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正式發布。作為央企混改的首批基礎電信運營試點企業,聯通混改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國企混改樹標桿,戰略籌資鑄未來”“混改落地,新聯通揚帆啟航”“奏響了國企改革最強音”……中銀國際等投行發布的研報,對聯通混改給予了正面評價。
從“單兵種”到“集團軍” 引入具有協同效應的戰略投資者,改變“一股獨大”“一企獨大”,重構電信市場競爭格局
“全球電信行業發展140年以來,首次出現‘電信運營商+互聯網’的資本與業務創新模式。”正如安信證券對中國聯通混改的評價,此次聯通混改試點,通過引入具有協同效應和領先優勢的戰略投資者,讓我國基礎電信企業從“單兵種”模式和“一股獨大”,向“集團軍”模式和“產權多元化”升級轉型,這將大大增強國有基礎電信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混改后,騰訊、百度、阿里巴巴、京東等一批大型互聯網公司、垂直行業領先公司、具備雄厚實力的產業集團和金融企業、國內領先的產業基金等與中國聯通主業關聯度高、互補性強、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具有協同效應的戰略投資者的引入,有助于將中國聯通在網絡、客戶、數據、營銷服務及產業鏈影響力等方面的資源和優勢與戰略投資者的機制優勢、創新業務優勢相結合,實現企業治理機制現代化和經營機制市場化。
“我國電信業經歷了數次拆分和重組,如今仍是中國移動‘一企獨大’。”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南京郵電大學信息產業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王春輝認為,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中,電信和聯通一直處于弱勢地位,尤其是進入4G時代后,中國移動的贏利已占據電信市場約80%,這一市場競爭格局并不正常。
通過與新引入戰略投資者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家庭互聯網、數字內容、零售體系、支付金融等領域開展深度戰略合作,聚合資源、整合優勢、能力互補、互利共贏,推動重點業務和產業鏈融合發展,擴大中國聯通在創新業務領域的中高端供給,有利于培育壯大公司創新發展的新動能。
8月16日,中國聯通的子公司聯通運營公司在北京分別與騰訊、百度、京東、阿里巴巴等合作方以書面方式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王春輝認為,一個真正的運行市場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產業鏈協同化的信息通信產業市場新格局,將有利于推動我國信息通信領域進一步深化改革。
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是重點
充分發揮董事會職能,構建員工持股和職業經理人制度
聯通混改,在形成混合所有制多元化股權結構的同時,也為進一步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創造了條件。中國聯通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公司治理結構設計上,中國聯通堅持在黨的領導下,以董事會治理為核心,市場化運營為原則,擬通過本次混改形成多元化董事會和經理層,以及權責對等、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機制�;旄膶⒔o中國聯通的公司治理結構帶來六大變化。
變化之一是優化董事會組成結構,落實董事會職權。公司將適當引入新的國有股東和非國有股東代表擔任公司董事,進一步優化多元董事會組成結構。明確董事會在公司的核心地位,落實董事會重大決策、選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權力,認真履行決策把關、內部管理、防范風險、深化改革等職責,接受股東大會、監事會監督。
變化之二是加強經理層建設,探索市場化管理。混改后,聯通將探索經理層市場化選聘機制和市場化管理機制,實行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對符合政策要求的高級管理人員探索施行中長期激勵機制,并建立與激勵機制相配套的約束機制。
變化之三是建立員工與企業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市場化機制。本次混改將建立員工與企業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市場化機制,實現“崗位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同時維護好員工的基本權益。
變化之四是打造核心人才體系,促進專業結構轉型。實行人才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建立能力管理體系,明確各類員工專業能力標準,培養具有擔當負責、誠信務實、敢闖敢拼的企業家隊伍,打造跨界運營、結構合理、綜合素質高的人才隊伍。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央企混改 混合所有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