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今年2月份,證監會修訂的定增新規要求,上市公司申請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擬發行的股份數量不得超過本次發行前總股本的20%。此次中國聯通A股擬定增90.37億股,按現有股本211.97億股來計算,定增比例達到42.63%,遠超新規要求。
李錦認為聯通混改方案這次“踩紅線”屬非正常行為,這次雖然“特事特辦”,但還是應該強調規范運行,這是基本的要求。“這次在有關問題中是技術方面的事故,但是沒有因為出了這樣的事故而終止,而是開了綠燈,也表達了各部門對改革的開放姿態和支持。從長遠看,混改還是應該規范進行的。”
改革為何不是“靚女先嫁”?
在業內看來,中國聯通在三大運營商中業績最差,用戶數最少。以2016年營收來看,中國電信是中國聯通的近1.3倍,中國移動則是中國聯通的2.6倍;以凈利潤來計,中國電信約為中國聯通的30倍,中國移動則是中國聯通的172倍。同時,中國聯通的資產負債率居首,高達62.57%,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分別為35.43%、51.52%。改革為何不從增長發展比較好的“移動”“電信”入手呢?為什么不能“靚女先嫁”?
李錦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說,改革對企業來說是個機遇,但是機遇與風險同在。這次選擇的聯通相對而言效益比較差,負擔比較重,體量比較小,同時其負擔債務較重,這樣倒逼改革,也讓改革的成本小,風險也小。即使失敗,有利于積累經驗。“從最容易取得突破的方面去進行,這樣的選擇是對的”,李錦說。
混改紅利何時現?
聯通混改的“朋友圈”陣容可謂豪華,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以及京東等四大互聯網巨頭集體入局。巨頭們的加盟看重了怎樣的回報?李錦表示,互聯網巨頭第一次參加混改,投資數額如此巨大,尤其是騰訊占到超過5%的份額,一般都是1%左右,可見力度之大。
李錦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說,BTAJ之所以組圖參與聯通混改,一是巨頭們看到互聯網大數據將在電信領域有發揮作用的地方,而且可以獲得增值。二是BTAJ不是做財務投資,而是戰略性投資,更看重將來的收益。
“通訊領域過去是壟斷領域,本來是難以進入的。現在,聯通有情,互聯網產業有意,雙方自愿,“郎有情妾有意”,將來的發展比眼前的利益更重要。”
李錦認為聯通混改“紅利”數年之內將顯現,回報是毫無疑問。互聯網+時代,通訊行業和互聯網行業的結盟,成長空間是顯而易見的。
聯通能否打一場“翻身仗”?
混改能讓聯通翻身嗎?國內三大運營商的格局會否發生變化?李錦認為,這要看聯通的投資選擇是不是正確,如果聯通僅僅是找到一筆錢,把移動、電信不需要的東西去補補,那就很難。李錦表示,通訊業的增長點就是互聯網技術的引進,面向高中端的4G、5G、6G發展,選擇新的產業才是投資的關鍵。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聯通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