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晚間,路透社爆出一則大新聞:阿里巴巴和騰訊將參與對中國聯通的100億美元融資,此前意欲參與融資的百度決定退出。
這是截至目前關于中國聯通混改的最新消息。對于互聯網行業來說,更為吸引眼球的是BAT也參與其中。或許這就是官方希望打造的私有資本重振國有企業的實踐案例。
據了解,融資具體協議內容如下:
中國聯通計劃在A股融資700億元(約合102.5億美元),其中500億元計劃通過增發方式籌集,其余部分將通過出售一部分A股股票來填補。此外,中國聯通還計劃出售其上海上市業務部門的部分股權。
阿里巴巴和騰訊將通過購買A股增發股票的方式,聯合參與對中國聯通約100億美元的融資。除了阿里巴巴和騰訊,中國聯通接觸的其他潛在投資者還包括中國其他一些主要互聯網公司和國有機構,如國壽投資(China Life Investment Holding)。
這意味著,若融資完成,將成為自保險公司友邦集團(AIA)上市以來的亞洲最大規模融資。
1、為何聯通被列入第一批混改?
中國聯通,前身中國聯合通訊有限公司,于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國網通和原中國聯通的基礎上合并組建而成,在國內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境外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是中國唯一一家在紐約、香港、上海三地同時上市的電信運營企業,連續多年入選“世界500強企業”,在2016年《財富》世界500強中排名207位,同比上升20位。
隨著中國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中國聯通最近幾個季度的收益也越來越緊張。根據最新出爐的運營商5月份成績單,三大運營商中,移動牢固占據其4G王座,電信則專守于其寬帶優勢,聯通則稍微顯得缺乏競爭優勢。移動在4G業務中一騎絕塵,其4G用戶數量兩倍于電信聯通4G用戶總和;電信則牢固占據了50%以上的寬帶市場,并且不斷向傳統通話服務領域滲透。聯通2016年4G基建布局不僅沒有帶來相應的業務增長,反而拖累了2016年業務表現,甚至可能不利于其未來5G布局。單單2016年度,中國聯通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減少約95%左右。
三大運營商近幾年盈利水平
在今年兩會中,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網絡提速降費要邁出更大步伐,年內全部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大幅降低中小企業互聯網專線接入資費,降低國際長途電話費。
中國聯通和電信隨即公告將在今年10月1日起徹底取消漫游費。據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預測,倘若漫游費取消,公司每季度將減少收入15.8億元,一年下來就是63億元,相當于2016年營業收入的2.3%。除了資費的下調,電信行業還將繼續向民營資本開放,三網融合,攜號轉網擴大實驗預示著換運營商的成本將極大降低,運營商將直接在服務質量上展開競爭,這必然要求三大運營商更多在業務模式上進行創新,走差異化戰略,混改是實現差異化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聯通的混改成為了必然的課題。
2、中國聯通混改的進程
早在2014年8月,中國聯通高層就表示過,中國聯通在思考和探索混合所有制,可能會在創新型業務領域,及增值業務領域方面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三大運營商中,聯通是最缺錢的,有了錢才能建網絡、才能展開營銷。……如果沒有數百億的資金注入,聯通已很難縮小與競爭對手的差距。”澎湃新聞此前援引分析師觀點稱。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國企混改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