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企混改資訊
2017-05-17
華潤醫療看好混改
此次收購之所以未能談妥,有業內人士猜測,這或許是鳳凰醫療控制權的變更。
成為鳳凰醫療第一大股東之后,2016年11月25日,鳳凰醫療公告,執行董事及董事長徐捷、首席財務官江天帆、副總經理單寶杰、執行董事徐澤昌,因其他工作安排辭任;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梁洪澤調職為非執行董事、執行總經理張曉丹調職為行政總裁。
同時,華潤鳳凰醫療又委任傅育寧為榮譽主席、王印為非執行董事及董事長、王彥為非執行董事、賀旋為非執行董事、吳珀濤為執行董事及執行總經理、李峙樂為首席財務官。
事實上,對于此次兩個國企與一個民企的混改,華潤醫療也是看好前景的。2月13日,華潤官方發布了一篇《11億國資撬動88億社會資本,混合所有制就該這么“玩”》的文章,這也是被華潤醫療相關負責人默認為華潤醫療收購鳳凰醫療的官方解讀版本。
上述文章提到,華潤以11億國有資本(華潤累計投入的資本)撬動約88億元的社會資本,放大了國有資本功能,提高了國有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華潤整合鳳凰醫療和中信醫療不僅盤活了原有醫療資產,更激活了市場競爭推動了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的“供給側改革”。
而對于華潤鳳凰稱審批問題出現障礙的說法,多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均不認同。如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合伙人金毅認為,華潤、中信都是大央企,監管審批應該不存在太大問題,或許另有隱情。
一位長期跟蹤華潤鳳凰醫療的業內資深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兩家醫院是營利性醫院,均可以并表,并且都處于盈利階段,而且又是在香港上市,不會存在監管審批流程方面的障礙。
“當時賣醫院的時候因為中信醫療人事大變動,處于低谷期,而目前中信醫療形勢大好,國企醫院改制比較順利,尤其是在河南,未來甚至不排除啟動單獨IPO的可能,將國有醫療資產證券化遠比出售醫院回報更高,而且也有利于國有資產增值。”上述業內人士指出。
從公開報道看,中信醫療今年在河南對多個國企醫院進行了改制,尤其是幾個月前鞍鋼醫院改制。上述業內人士預判,后續河南多個國企醫院將陸續接受中信醫療參與改制。
股東利益最大化?
對于傳聞“因華潤進入后原來鳳凰醫療高層大換血,混改演變成央企主導權之爭,為此中信醫療選擇退出”的說法,華潤鳳凰副總經理、法務總監徐昕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予以否認,并指出華潤醫療與鳳凰醫療通過互派董事、高管參與公司治理,實現有效對接,已在公司治理架構上實現了整合。
“華潤鳳凰醫療管理層未發生動蕩,原來鳳凰醫療的團隊仍在進行醫院管理工作,而對于具體終止收購原因,與中信簽訂了保密協議無法透露,但都是從股東利益最大化考慮的,也得到了股東的大力支持,近幾日,集團創始人兼前董事會主席徐捷及其家族及其主要股東澳洲聯邦銀行進行了增持。”徐昕指出。
5月15日晚間,華潤鳳凰醫療宣布,根據最新的港交所披露權益通知,集團創始人兼前董事會主席徐捷及其家族斥資約1625萬元,5月8日在二級市場增持,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由13.99%增至14.11%。
另外,港交所最新資料顯示,華潤鳳凰醫療主要股東澳洲聯邦銀行于2017年5月11日,場內增持公司好倉447.1萬股,變動后持有權益6607.75萬股,于公司已發行股份占比5.1%。
申萬宏源分析師認為,該交易的終止,有利于大股東華潤醫療(當前持股比例為35.7%)保持主導地位,提高公司的整體運營管理效率。
金毅認為,雖然華潤鳳凰終止了中信醫療醫院的收購,但處在國企重組及深化醫改的重要窗口期,華潤要大力發展醫療服務業務勢在必行。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快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剝離國有企業所辦醫院”,國務院進一步出臺《關于印發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對國有企業辦醫療機構實行分類處理,采取移交、撤并、改制或專業化管理、政府購買等方式進行剝離,并明確限定于2018年底完成企業辦醫療易購等移交改制或集中管理工作;積極探索政府購買服務等模式,引入社會資本參與企業辦醫療機構的重組改制。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