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企混改資訊
2017-01-18
導語:2016年12月中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了一個強烈信號,會議強調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2017年無疑是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年。新年伊始,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等先后啟動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響了國企混和所有制改革“第一槍”。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將2017稱為“國企混改年”。他認為,國企改革的政策春風已經吹到壟斷領域和地方重點國企,將集中在軍工、航空、石油等壟斷行業破冰。
目前,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七大領域已開展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混改方案和路徑日漸明朗。
壟斷央企混改加速“破冰”
2017年開年,國企改革頻繁落子,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相繼曬出了混改方案。中國鐵路總公司稱,將重點推進鐵路資產資本化經營,研究推進鐵路企業債轉股,深化鐵路股權融資改革,探索鐵路資產證券化改革,積極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李錦認為,軍工企業將成為國企混改的突破點,未來幾年軍品總裝和研究所資產經過改制注入上市公司的預期會不斷增強,兵工集團打響發令槍后,后續其他各大軍工集團將跟進推出混改領域的實施方案。
從2016年開始,壟斷行業的混改加快“破冰”步伐。10月,中國聯通發布公告稱,聯通集團正按照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精神和國家相關政策,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實施方案。12月19日,中船集團稱,要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邁出實質性步伐。12月21日,中國石油召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集團公司市場化改革指導意見》和《集團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指導意見》,這一系列舉動,引起廣泛關注。
李錦認為,“石油行業關系國計民生,是混改中難啃的硬骨頭之一,以前難有聲響,現在中石油成為本輪混改以來第一家改革方案成形的壟斷性央企,起到了示范作用。在攻克石油行業這個難題之后,其他許多領域都會隨之邁開混改步伐。”
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直在路上。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意在以民企靈活的市場機制和創新管理體制引入國企,開出一劑更有針對性和療效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藥方”。
“在國企改革推進過程中,壟斷領域的混改是難啃的硬骨頭,這些領域混改的啟動對整個混改乃至國企改革起著牽引作用,這兩年將是攻堅之年。”李錦說。
民營資本如何撬動混改動力
無獨有偶。日前,地方國企云南白藥在停牌5個多月后發布混改方案,在云南白藥的控股股東白藥控股層面引入新華都,新華都增資254億元獲得白藥控股50%的股權。此次云南白藥控股股東的混改規模之大、推進速度之快、審批效率之高均為行業少有,“白藥模式”成為國企混改突破新樣本。
李錦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云南白藥拿出了一半的股權用于改革,是一個重大的突破。“過去在民資和國資混改過程中,如果民資占比大于國資,就可能出現國資流失問題;如果國資占比大于民資,又會出現民資沒有話語權問題,這次各自占一半是博弈的結果,也是混改過程中深層矛盾的體現。”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民營資本向來以收益最大化為前提,如果國企本身經營困難,或者很難在經營中取得話語權,民營資本有何動力參與混改?
毋庸諱言,民營資本對于“混改”仍存擔憂。在李錦看來,混改要率先拿出實際行動,完成國有資本與民間資本、社會資本、外資資本的混合。同時,民營資本參與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礎條件,要加強對民營資本的保護,為民營企業家給出“定心丸”,才能提高他們參與國企改革投資的積極性。
“要增強民企與壟斷國企混改動力與意愿,進一步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伐,首當其沖的是解決環境問題,包括政策環境、法制環境、輿論環境等,這些對改革都是非常重要的。”李錦指出,許多民營資本糾結于控股問題。一方面,民營資本擔心“關門打狗”,把所有權看得很重;另一方面,國企把民營資本視為“洪水猛獸”,主要是怕背上國資流失的“黑鍋”。
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是一道紅線。中央深改組第十三次會議強調要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加快形成全面覆蓋、分工明確、協同配合、制約有力的國有資產監督體系。
“只要是公開透明的,并且符合程序的國有資產交易,都不應該被盲目地指責為變賣國有資產。”北京師范大學公司治理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華認為,關鍵問題在于,目前我國政策規定對于上市的國有資產交易價格不得低于前一個月平均股價的90%,而對于非上市公司國有資產的拍賣價格不得低于國有資產評估值的90%。
“這一規定限制了很多國有資產的交易。”高明華認為,對于上市公司來說,二級市場的價格和公司實際績效是有出入的。目前中國的資本市場尚不健全,有的公司即使真實業績虧損,在股市上也可能價格很高。“交易時如果按照不低于上一個月的90%價格賣給民營資本,民資是很難進入的,因為民資會提前評估公司的真實業績是否虧損”。
專家建議,合理的交易方式是進行公開透明的競價,在基準價上讓有實力的資本公平競爭,而不是限定一個確定的比例。對于非上市公司來說,也可以在資產評估以后確定基價讓民資競價。
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資產評估法》,首次確立了資產評估行業的法律地位,這被業界認為是防范國資流失的法治化舉措。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國企改革專家周放生提出,“在下一步著力推進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過程中,國有產權流轉的操作是否透明、程序是否合乎規范、是否經過市場化評估等都應是有關部門監管的重點。”
員工持股試點或為突破口
“國企混改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允許非國有資本參股國有資本投資項目,二是允許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即使采用增量改革的辦法,也回避不了是民資主導國資,還是國資主導民資的問題。”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國資改革專家李曙光坦言。
李曙光給出的解決辦法是,把員工持股作為混改的一個突破口,這樣可以把外部性的戰略轉化為內部性的技術調整。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允許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最新一輪國企改革從頂層設計層面確認了允許員工持股改革方向,意味著“員工持股”進入一個新的制度層面。
李錦表示,混合所有制的一項重要改革就是將社會資本引入國企,如果不允許員工持股,社會資本依舊可能淪為“陪跑”。國企面臨著如何有效激勵骨干員工的問題,如果骨干員工沒有工作積極性,沒有歸屬感,不利于國企改革推進。
他建議,建立所有者與勞動者的利益共享機制,以優化股權結構、完善公司治理、建立激勵約束機制。應優先支持高新技術、轉制科研院所等類型企業的核心技術人員、經營管理層、業務骨干等以現金、技術、知識產權等多種方式入股,并建立員工持股的有序進退機制,以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
本文摘自2017年1月17日《中國青年報》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