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國企混改模式呈現出股權轉讓、債轉股等新特征,績差國企尤其是小市值的“國企殼”公司面臨較大投資機遇。
多家國企轉讓股權
天音控股11月6日公告稱,公司收到國有股東中國新聞發展深圳有限公司《關于擬轉讓所持天音通信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函》,中新深圳公司擬協議轉讓所持天音控股全部股權,并公開征集受讓方。根據公司三季報,中國新聞發展深圳有限公司為天音控股第一大股東,持股總數為1.32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3.76%。公司此前公告,中新深圳正在籌劃與公司相關的重大事項。公司11月3日公告,第一大股東已將股權轉讓的相關事項上報財政部審批。
4月6日,河池化工控股股東河化集團與銀億控股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擬以9.66元/股向后者轉讓公司股份87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9.59%,轉讓總價款為8.4億元。銀億控股承諾,在上述股份過戶日起5年內持有公司股份不低于29.59%;并在股權轉讓完成后不主動、委托其他股東向公司股東大會提出變更公司注冊地的任何議案、提案或方案;同時,接收公司現有在冊員工,不以任何形式增加公司負債、或有負債,不從事可能導致公司財務狀況、經營狀況發生重大不利變化的交易或行為等。
7月13日,河池化工發布公告稱,上述公司控股股東協議轉讓公司股份事項已經獲得國資委批準。河化集團將持有的本公司8700萬股股份轉讓給銀億控股的過戶登記手續已于7月12日辦理完成。本次證券過戶登記完成后,銀億控股持有公司8700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9.59%,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熊續強先生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河化集團持有公司3749.36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2.75%, 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此外,龍光基業集團有限公司擬以18.2億元受讓中國嘉陵控股股東中國南方工業集團公司所持有公司全部15356.6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2.34%),南方集團以評估值為基準置出中國嘉陵體內所有資產、負債、人員、業務等;同時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購買龍光基業控股的高速公路、商業地產等資產。
借力資本平臺混改
一些國企上市公司通過股權轉讓實現混改,或采取更激進的“公轉私”賣殼方式,引入綜合實力較強的產業資本進入原本業績不佳、市值低、轉型訴求強烈的傳統國企,實現“讓股引援”式的“混改”。不過,混改對于“接盤”公司往往也有較嚴格的要求。
以天音控股為例,公司11月6日發布公告稱,財政部于11月4日批復,同意中新深圳公司協議轉讓所持天音控股全部股份。根據財政部批復,本次股權轉讓價格不低于11.83元/股。以本次股權轉讓的底價11.83元/股計算,受讓1.32億股天音控股股份需支付15.62億元。
受讓條件方面,擬受讓方或其實際控制人設立3年以上,最近3年連續盈利且無重大違法違規行為;2015年年末凈資產規模60億元以上,2015年度營業收入10億元以上,2015年度營業利潤2億元以上;具有明晰的經營發展戰略及發展計劃;有能力提高上市公司資產質量、改善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和增強持續盈利能力,有利于上市公司減少關聯交易和避免同業競爭,增強獨立性,有利于上市公司的持續健康發展;承諾股權轉讓完成后,維持上市公司管理層穩定等。本次股份轉讓不接受聯合體作為意向受讓方。
分析人士表示,國企殼資源轉讓可以進一步盤活國企資產證券化水平,充分發揮資本平臺的作用,是國企改革的重要途徑之一。
(文章摘自2016年11月11日《中國證券報》)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國企股權轉讓 國企殼資源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