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企混改資訊
2016-08-15
導語:就在一些新興的企業拿全員持股作為一種創新宣傳的噱頭時,作為國內最大的大宗商品集成服務商之一的浙江國企,物產中大集團則已開始“升級版”,在探索嘗試骨干持股,并且在此基礎上持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后,進行“二次混改”:多元所有制到位,建立經營者和所有者權益、企業效益正相關的關系。
而隨著所有制結構的不斷多元化,國有資產并沒有因此而流失,反而隨著企業效率的提高實現不斷保值增值,真正做到了國資國企“越給越多,越留越少”,由之前的國資一股獨大,轉變成股權多元化,包括職工持股、引入社會資本等,雖然國有股權比例減小了,但國有資產并沒有因此流失,而是隨著股權結構變化,企業活力的增強而更加高效,保證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在某種程序上不改革是最大的國有資產流失,”物產中大集團董事長王挺革說,“唯有改革方有出路,物產中大集團就是通過多次混改實踐,才確定了市場主體地位。”
王挺革說,改革基因在當年改制時就已嵌入。1996年,物產中大集團在省屬企業中率先進行了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以產權多元化為目標推進企業體制改革,以績效為中心推進分配激勵制度改革。到2003年,完成了以及成員企業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公司制改造,實施經營層和員工持股,形成了國資、集體、民營及個體多種所有制共存并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格局。
據物產中大子公司物產金屬公司總經理繆雷鳴介紹,改制后的13年間,公司年營收平均增長19.2%,實現了國有資本和員工權益的同步增值。“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效地將員工利益和公司發展捆綁起來,激發了全員創效動力。”繆雷鳴說。
在集團公司層面,物產中大集團已經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讓經營層、骨干員工持股,激勵經營層、員工從自身和全局利益角度去關注企業的經營績效和風險,為取得自身長期利益和企業長遠利益最大化而努力工作。
另一方面,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造已有十余年時間,期間的經營業態、發展方式和外部環境以及企業人員構成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但企業的股權結構和員工持股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員工持股有錯配現象導致企業動力不足,二次混改的推進也就順理成章。
王挺革認為,股權改革的發展趨勢應該是,早期人人持股,后來骨干持股,現在應該升級為動態股權。“新的股權結構隨著企業發展和價值貢獻而動態變化。”
加快推動投資主體股權多元化,是物產中大“二次混改”的基礎。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共同參與相關成員公司的改革重組,推進公司治理結構完善,充分發揮各方股東所擁有的資金、技術、市場、人才等優勢資源,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最終實現合作共贏。
在股權多元化的基礎上,關鍵還要對股權結構進行動態調整。通過探索設立“深化混改資金”“持股中心”和員工持股“下翻上”機制,有效解決目前國有企業普遍存在的權責利不匹配、內部管理不規范、管控權力缺乏制約、監督不到位等共性問題,真正激發員工的“二次創業”熱情。
如何更好地與市場接軌,一直是物產中大集團努力的方向。王挺革認為,在目前的體制環境下,上市公司是股權多元混合所有制公司的最佳形態,國有資產證券化是未來最正確的發展方向。
2014年10月,物產中大集團啟動了整體上市,2015年11月順利完成,成為浙江省首家踐行混改整體上市的省屬企業,并以歷時一年左右的重組速度,創下了國內資本市場類似案例的最高速度。
對于物產中大來說,整體上市所帶來的最大意義就是建立起了與競爭類國企相適應的市場運行法則。從治理體系上更加完善,形成了董事會、監事會、經營層相互制約的規范運行體系,有利于提高決策科學性,強化監督有效性,運行管理更加規范,在去年獲得中誠信與大公國際評定的雙AAA主題信用評級單位,成為全國首家獲此評級的地方流通企業。發展后勁更加充足,通過引入具有股東優勢資源的戰略投資者,為轉型升級提供資源動力。
國有資產證券化帶來的資本紅利,讓物產中大集團實現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截至2015年底,集團實現營業收入近2000億元,利潤總額22億多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9.54%,是A股上市公司平均值的1.54倍。而通過以市場化為導向深入混改,物產中大集團實現了國有權益較大增值。根據2015年底物產中大收盤價計算,總市值達到近400億元。
“未來,我們還將繼續沿著深化改革的道路走下去”,王挺革說,上市不是國企改革的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國企資產證券化之后所帶來的資本紅利,不僅可以給企業帶來業態供給側的創新,同時也將為下一步深化改革帶來原動力。
文章摘自《經濟參考報》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