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國企改革不斷發力,央地混改、產業鏈整合等紛紛跑出“加速度”。業內人士表示,國企改革的本質上為了讓國有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包括國企間的攜手發展,以及不斷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助其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對于開展“央地混改”,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研究員郭曉蓓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于央企的優勢主要在管理與資金上,而地方國企在資源與環境上更有競爭力,二者通過具體項目合作有利于跳出自身局限,不斷提高效益和效率,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同時,“央地混改”還能夠吸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為區域資源打開更多市場通道,借助資本的力量發揮出巨大作用。
郭曉蓓認為,南航集團混改正是今年“央地聯動”混改的典范。南航集團獲國務院國資委、廣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增資100億元,持續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另外,包括錫業股份、云鋁股份等眾多上市公司實控人已從地方國資委變更為國務院國資委,地方國企央企化已成為國企改革普遍路徑。
另外,國有企業目前仍存在產業鏈不完整的現象,且較為普遍,產業鏈不完整有可能會導致研發企業與生產企業脫節、原料企業與使用企業脫節的情況。
“近年來,因電價低與煤價高而造成發電不足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關央企在產業鏈上存在的缺陷,而推動產業鏈的發展實現強強聯合做大正是一個好策略。這里并不是誰來兼并誰,而是在牽手中互補,共同開拓出一個新的發展空間。”如是金融研究院宏觀策略高級研究員葛壽凈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葛壽凈看來,國有企業在保留戰略性行業的控股地位的同時,要逐步退出競爭性行業和領域,充分發揮民營經濟力量,并動態調整國有企業控股領域。以格力電器大股東的股權轉讓為例,此次股權轉讓代表著國企混改進入到新階段,在競爭性行業,國企股權可以退出,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可以更好地提升國企的經營效率、讓國有資本保值增值。
對于著力加快推進“混改”的舉措,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劍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進一步完善保障民營資本權益的制度建設,調動民營資本參與“混改”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探索實行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機制,堅持試點先行。
展望下一步國有企業改革,黃劍輝分析稱,一是確立國有企業的戰略布局;二是厘清政企關系,通過著力加快推進“混改”實現戰略布局,對國有企業進行分類設計運營機制提高經營效率,構建國有資本收益共享機制;三是通過修改必要法規,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加快發展完善資本市場,為國企改革創造有利的制度保障。
來源:中國網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國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