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人士認為:“當年中國航發從中航工業拆分出來的消息傳了兩年多才正式落地,中國電子和中國電科各擁有大量上市公司,即使有合并意愿,也可能尚需時日。”
2、縱向整合:煤電聯營去產能
去年8月,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簡稱“國電集團”)與神華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神華集團”)合并重組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這是2003年國務院國資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央企合并;也是推進煤電一體化,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的一次縱向整合。
此后,煤炭去產能仍在繼續。今年初,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年度工作會議上進一步提出,2018年央企要完成整合煤炭產能8000萬噸的目標任務。
對此,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表示,2018年煤炭企業的兼并重組將會更加多元,預計今年煤炭央企重組整合將會有一系列的動作。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煤集團”)可能繼續借助國源煤炭公司的平臺橫向整合其他央企煤炭資產,也不排除類似于神華集團通過產業鏈上下游縱向整合的形式達到整合煤炭資產的目的。
結合“十三五”規劃,國家將著力打造兩至三家4億噸級特大煤炭企業集團,中煤集團作為僅次于原神華集團的第二大煤企,其產能規模尚未達到這個目標,預計中煤集團此次必將承擔更多整合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國家發改委等12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轉型升級的意見》,明確支持有條件的煤炭企業之間實施兼并重組,支持發展煤電聯營,支持煤炭與煤化工企業兼并重組,支持煤炭與其他關聯產業企業兼并重組。
3、專業化重組:央企數量有減也有增
專業化重組,在央企集團內部的資源整合中較為普及。如中糧集團就是專業化重組的典型。
3月底,停牌8個月的中糧地產披露了147億元收購大悅城的重組預案。此次地產板塊整合,是中糧集團向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轉型的重要一步,交易完成后,中糧地產將成為中糧集團下屬涵蓋住宅地產與商業地產的唯一專業化平臺。不久前,中糧生化在3月初透露,公司擬80億元收購中糧集團旗下生化能源、生物化學、樺力投資等三公司,完成燃料乙醇資產整合,亦是中糧集團推進專業化重組的一步。
至于央企之間的重組,專業化整合亦是主流趨勢之一。有國資研究人士表示:“此前大家關注的都是‘減法’(如央企合并后數量的減少),但未來也不排除會有類似于鐵塔公司和中國航發式的增量重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份,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簡稱“中國通號”)獲準調整主業范圍,新調整為:軌道交通通信、信號、電力、電氣化工程的技術研究、設計、工程承包與設備制造;相關信息工程;上述技術在市政與房屋建筑工程上的應用。
此前,該公司的主業為:軌道交通通信、安全及控制系統設備制造以及相關技術研究、工程設計及承包。有分析人士認為:“上述主業調整或是未來進一步重組整合的鋪墊。”
(文章摘自2018年4月16日《金融界》)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央企重組整合 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