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資國企動態
2016-08-24
導語:新華社太原8月24日電(記者于振海、梁曉飛)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和持續較大的下行壓力,山西堅持改革定力,率先實行煤礦276個工作日制度,統籌去產能、減產量、保增長,實施創新驅動,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
率先減產量 扭轉“以量補價”
“終于有時間好好陪伴家人了!”回想起4月初剛聽到放假的消息時,井下掘進工人董林還是忍不住興奮。
董林所在的山西焦煤集團西山煤電公司杜兒坪礦,是座有著60年開采歷史的老礦。過去能源供應緊張時,礦工三班倒、連軸轉,累計產煤過億噸,涌現出70余名市級以上勞模。“80后”董林就是其中之一。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煤炭產能嚴重過剩。2月初,國務院發布《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從今年開始按全年作業時間不超過276個工作日重新確定煤礦產能。
然而,在地方經濟增長的壓力下,在企業“你減我不減,誰減誰吃虧”的擔憂下,“靴子”遲遲落不了地。
為打破僵局,4月起山西在全國率先執行276個工作日制度,主動去產能,堅決減產量。前7個月,山西規模以上原煤減產7400多萬噸,同比下降14.7%;上半年累計減產占同期全國煤炭減量近四成,幾乎相當于前5大產煤省區中其余4省區的總和。
隨后,內蒙古、陜西等省區相繼跟進,市場供需逐步平衡。8月17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464元/噸,較年初上漲近百元,恢復性上漲仍在持續。
企業效益開始改善。上半年山西省屬5大煤炭集團減虧增盈抵消后,實現利潤6500萬元,減虧6600多萬元。山西陽煤集團部分煤種較年初已提價120元/噸,7月份煤炭板塊整體扭虧。
避免無效勞動 增強礦工“獲得感”
每天13時,董林都會按時來到煤礦更衣室換上工作服,背上近30斤重的工具箱,坐40分鐘井下小火車,再步行1個多小時到達工作面,工作到22時左右升井。
董林從事的是井下檢修工作,過去為保證生產銜接,幾乎全年無休。工作14年來,他最長的假期是爺爺去世時請的7天假,回來后連續兩個月沒休息,來補自己誤下的工。靠著每月下井27天以上練就的過硬技術,董林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還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然而,近兩年來,產量越多,價格反而越低,收入不斷縮水。實行276個工作日以來,礦工們下井少了,煤價卻漲了,煤礦過去重多采、高產,現在重節約、高效。
每周停產放假1天,成了礦工眼中最大的福利。杜兒坪礦掘進五隊支部書記劉衛紅說,自己的隊伍有82人,絕大多數都是“80后”和“90后”。這些年輕人聽到放假的消息都高興得不得了,思想活絡了,頭一次從他們臉上看到青年該有的朝氣。
杜兒坪礦黨委書記王建鵬說,276個工作日既減少無效供給,又是對基層礦工的愛護,把礦工從高強度生產中解放出來,是煤炭去產能最有效的辦法。
“從連續生產到每周停產1天,也帶來很大的安全壓力。”劉衛紅說,現在一切從嚴,每項程序都要規范操作,確保隊伍士氣不減、思想不亂。
統籌3個40% 培育發展新動能
276個工作日同樣是把雙刃劍。經濟下行、“一煤獨大”疊加煤炭減產,山西穩增長、保就業、惠民生、防風險遭遇更大挑戰。
壓力面前,山西提出“3個40%”工作法,按照煤炭產業自己抵消不利影響的40%、非煤產業抵消40%、第三產業抵消40%的要求,統籌去產能、減產量、保增長。
2014年以來,山西陸續啟動80余項煤基科技重大專項,推動黑色煤炭綠色發展,高碳資源低碳發展。截至目前,已有28項取得關鍵性技術突破。
擁有5000余萬噸煤炭產能的晉煤集團,去年非煤收入占比近九成。成立1年多的晉煤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第四代顯示技術,推出全球第一款集成度最高、體積最小的三基色純激光投影機,壽命是傳統顯示技術的7倍以上,能耗僅三分之一,已簽下億元訂單。
為促進旅游業發展,山西推出國內第一檔旅游城市品牌推介競演節目《人說山西好風光》,市委書記、市長們登臺“叫賣山水”。為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山西幫煤企和金融機構牽線搭橋,1個月發出債券百億元,節省成本5390萬元以上。
“去減保”的效果逐步顯現。2014年9月以來,山西工業增加值累計正增長僅4次。其中兩次出現在今年六七月,頂住了煤炭工業增加值下降的不利影響。
文章摘自2016年08月24日《新華網》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