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成都一鋼鐵公司職工王先生來電咨詢,稱去年以來,公司開始去產能,準備裁減人員,但職工安置方案卻遲遲沒出臺。請問:去產能中,如何給職工補償呢?
針對王先生的問題,記者咨詢了我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的相關負責人,他表示,目前我省正加速制定“去產能”職工安置獎補方案,由省級財政整合安排20億元專項資金,主要用于鋼鐵煤炭等行業職工安置。
今年4月中旬,省政府出臺《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和提質增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措施》,首先給“去產能”開了藥方。具體措施包括鼓勵有條件企業實施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減量化兼并重組,以相應金融政策緩解資本市場融資難問題;加快化解過剩產能,堅決關停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煉鐵高爐、30噸及以下煉鋼轉爐等設備;支持鋼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工藝創新,增強市場競爭力;規范市場環境和秩序,建立整頓規范市場長效機制等。
“職工安置是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重中之重,涉及到的市州都要及時制定職工安置方案、風險評估和應對預案,促進職工平穩轉崗、失業人員多渠道再就業。”據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20億元專項資金是我省根據國家去產能資金的配套,主要用在鋼鐵、煤炭等行業領域。
“怎樣獎補都還未知,大家都還在急切等待!”該負責人說,現在四川鋼鐵、煤炭去產能的規劃等還未正式推出,很顯然相關細則的越早推出將越有利于維護好分流人員權益,促進企業和社會穩定。
文章摘自《財經網》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
財經 煤炭 能源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