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資國企動態
2013-09-12
備受關注的國有資產法草案近日已提請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進行首次審議。分析人士指出,此法的起草和出臺,對促進國有資產權益的有效保護提供了更高的法律依據。
根據草案的總則規定,該法旨在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鞏固和發展國有經濟,保障國有資產權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
“為什么人們在對中國經濟改革取得巨大成績普遍擊節贊賞的同時,會把聚焦點放在改革過程中對國有資產流失的憂慮和關切上?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此前我們的國有資產立法還不到位。”對于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國有資產法草案,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曙光談了自己的看法。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石廣生也說:“針對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建立起比較完善、有效的法律制度是迫切需要的。”
立法歷經14年終于浮出水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有經濟日益發展壯大,已積累起數量巨大的國有資產。據統計,至2006年末,全國僅國有及國有控股的非金融類企業的總資產和凈資產就分別達到29萬億元和12.2萬億元。
但是,一些國有企業在改制過程中,將國有資產低價折股、低價出售,甚至無償分給個人,或者以其他方式和手段侵害國有資產權益,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情況比較嚴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目前,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中需要專門立法加以規范的突出問題,主要是如何維護好國有資產權益,保障國有資產安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促進國有經濟的鞏固和發展。”石廣生說,國有資產立法應當以此為重點,確立相關的法律制度。
據介紹,國有資產立法從1993年開始啟動,至今已14年。這14年來,我國國有資產立法在國有資產基礎管理與經營的法律規制上取得了一些進展,也草擬了一個國有資產法的初稿。但是,國有資產立法的一些根本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并未觸及與解決。2003年,十屆全國人大成立后,高度重視國有資產的立法工作,將國有資產立法列入五年立法規劃,并成立了陣容強大的國有資產立法起草小組,著手任務繁重的立法工作。
適用范圍為經營性國有資產
國有資產法草案第二條指出,本法所稱經營性國有資產(國有資產),是指國家對企業的出資和由此形成的權益。
草案規定,行政事業性、資源性國有資產的管理與監督,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據國資委專家介紹,目前我國國有資產一般可劃分為由國家對企業的出資形成的經營性資產,由國家機關、國有事業單位等組織使用管理的行政事業性資產,以及屬于國家所有的土地、礦藏、森林、水流等資源性資產。
石廣生介紹說,考慮到有關資源性資產已有相關的專門法律調整,行政事業性資產的管理目前也有相應的行政法規規范,因此,本法適用于經營性國有資產。石廣生同時補充說,考慮到對金融類資產監管的特殊性問題應適用于金融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經營性國有資產中金融類資產的管理與監督,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執行。
對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草案規定,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和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的規定設立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以及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授權的其他有關部門、機構,按照本級人民政府的授權,代表本級人民政府對國家出資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
草案對國有資產保護作規定提交審議的國有資產法草案從企業管理者的選擇考核、國有資產出資人權益、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國有資產監督等方面對國有資產保護作出了系統規定。
全國人大財經委相關人士指出,草案加以規范的突出問題,主要是如何維護好國有資產權益,保障國有資產安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促進國有經濟的鞏固和發展。
草案還對關系國有資產出資人權益的重大事項作了專章規定,如按照國家出資企業的不同類型,對關系出資人權益重大事項的決定權限和決策程序作了明確規定;規定了企業改制、與關聯方交易、國有資產轉讓、資產評估等應遵守的基本規則,防止以“暗箱操作”等手段侵害國有資產出資人權益。
草案規定了相關法律責任:對國有資產損失負有責任受到撤職以上處分的國家出資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5年內不得擔任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控股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或故意犯罪被判處刑罰的,終身不得擔任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控股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于近日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國有資產法草案對侵害國有資產行為作出了嚴厲的處罰規定。
草案規定,國家出資企業的關聯方違反本法規定,利用與國家出資企業之間的交易謀取不正當利益,造成國有資產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草案還規定,國家出資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取得其他非法收入和不正當利益,侵占、挪用企業資產,在企業改制、資產轉讓等過程中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平交易規則,將企業資產低價轉讓、低價折股,向資產評估機構、會計師事務所隱瞞或者提供虛假情況和資料,造成國有資產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依法給予處分。
草案對國家出資企業也作了專章規定,國家出資企業包括企業全部注冊資本均為國有資本的國有獨資公司和非公司制的國有獨資企業,也包括企業注冊資本中包含部分國有資本的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和國有資本參股公司;國家出資企業從事股票、期貨、外匯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等高風險業務,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內部風險防范和責任追究制度。
草案第五條對監督體制作出了原則規定,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政企分開、社會公共管理職能與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能分開、不干預企業依法自主經營的原則,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
草案對關系國有資產出資人權益的重大事項作了專章規定,防止以“暗箱操作”等手段侵害國有資產出資人權益。
草案還規定了職工的民主監督,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和國有控股公司的合并、分立、改制、解散、申請破產等重大事項,應當聽取企業工會的意見,并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聽取職工的意見和建議,接受職工的監督;企業改制涉及重新安置企業職工的,應當制定職工安置方案,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審議通過。
作者:王宇 周瑋 吳陳
來源:市場報
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