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
800062360
歡迎訪問混改并購顧問北京華諾信誠有限公司!
北京、上海、重慶、山東、天津等地產權交易機構會員機構
咨詢熱線:010-52401596
國資國企動態
2013-07-29
國家統計局7月29日公布的監測結果顯示,上半年,我國宏觀經濟預警指數為114.9,由之前偏熱的“黃燈”轉入穩定狀態的“綠燈”。考慮到未來可能面臨的不利局勢,中央適時地將下一階段宏調任務調整為“保增長”,這無疑是正確的。不過,從長遠來看,“重發展”比“保增長”更為重要。
發展是比增長更加全面、要求也更高的概念,相應地,對一國政府的宏調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產業結構升級一直是一道難題。目前,世界各地“Made in China”的產品隨處可見,不過,它們大多是技術含量不高的低附加值產品。一般地說,如果產業處在全球價值鏈的上游,如屬于研發、設計環節,其競爭力就比較強;反之,如果產業處在全球價值鏈的下游,如屬于組裝環節,其競爭力就比較弱。目前,在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中,我國大多數產業都處在全球價值鏈的下游,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制造和勞動密集的裝配環節中。
未來的宏調應著力于產業的梯次轉移。引導國外的先進制造業、服務業或高附加值行業轉移至沿海地區,而沿海地區目前的部分產業則按照有序、合理的原則向內陸地區轉移。在此過程中,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轉移地及承接地的地方政府均大有作為。這種產業的承接和轉移,還將帶來一個好處,即可以減少人口流動,中西部地區的剩余勞動力可以在當地就業,從而有助于緩解“民工潮”所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
同時,應在全國范圍內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要著力提高服務業在沿海發達地區GDP中的比重。對資源節約性、環境友好型行業給予適當的政策扶持,而對“兩高一剩”(高耗能、高污染及產能過剩)行業則應加以限制。
在產業升級難題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是最大的“軟肋”。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包括:科研院所以及各類企業在研發上的投入偏少,總體上科研能力較差;最具創新能力與潛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得不到所需的資源,他們從事科技活動的動力不足;國家的教育經費投入偏低,并且教育資源明顯存在分配不公問題,與素質教育及創新型人才培養相匹配的教育體制尚未建立;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渠道不暢。德國、日本雖然在基礎研究領域并不強,但在應用領域,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非常之快。我國在加強原創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習借鑒別國經驗,能夠將引進的先進技術消化吸收,為我所用,充分發揮其經濟價值。政府應在政策上有所引導和扶持,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轉型,盡快跳出目前低水平的發展模式。
越來越多的外匯儲備如何運用一直以來都是關注的熱點,筆者以為,我國目前的外儲運用趨于保守,著重考慮安全性和流動性,而對收益性考慮不夠。
在美元利率處在低位的當前,持有大量的美元債券,導致儲備的總體收益偏低。另外,在美元持續走弱的情況下,持有較多的美元資產意味著巨大的風險敞口,美元相對于其他貨幣的貶值直接使外儲資產縮水。因此,有必要通過一定程度的改進,盤活存量資產,實現更高的收益。
此外,也可以考慮運用外儲保障我國的能源和金融安全。例如,在國際原油價格從高位有所回落的當前,可以考慮擇機購入一定數量的石油,充實我國的石油戰略儲備,以應付將來可能出現的不利局面。還可以考慮投入一部分外儲資金,建立股市平準基金,減緩股市波動。這些都將有利于實體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
至此,本系列告一段落。我們基于對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可能出現的宏觀經濟形勢的研判,考慮到可供選擇的政策工具類型及各種政策工具在我國特殊的制度環境下的潛力與局限,從利率、匯率、稅收、產業及外儲等方面就我國下一階段宏調的著力點與政策搭配,提出自己的想法。
來源:《國際金融報》
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